大学“牲”一年一度的体测还是来了。我以为我们班可以躲过一劫,或者是延长一下时间,可终究是逃脱不了。
当消息群里发出下节课要体测时,整个人都不好了,其他班的小伙伴是军训结束时就开始体测了,然后我们班一直都没有,从体育委员那得知,只要学校不通知体测,我们就慢慢来,我一直以为可以延长至下个学期在开始,但结果总是给人是惊喜的,十一月下旬,即下节课准备体测,“请大家换运动套装,做好体测的准备”,犹如天打五雷轰一样,刚上完课程,本来可以放轻松一下的,瞬间也就不香了。
1米65,50公斤不到小个子,整天不是在去上课的路上,就是在到食堂的路上,别说体育锻炼了,就是有时候来回路都感觉有些累,更别说体测要及格,欲哭无泪啊。
我也有一段时间和宿舍小友一起去操场上跑步,和去拉引体向上,只坚持了一个月,也就是十月中旬到十一月中旬,也就是体测前一个周,一夜回到解放前,别提有多烦,之后就是每天下去走走,运动量就有点跟不上,体测也回到最原始的状态了。
今天,体测还是毫无意外的来了,50米不知道成绩,我是我们组第三应该是及格了,引体向上4个,这就是男人最大的硬伤,一群小姑娘在前面看着,自己一直在那里挂大肠,整死整活才几小个,跳远2米,肺活量、坐位体前屈恰好及格,1000米才是那个最大的boss,4分钟跑完,下来就脚酸,脖子疼,一直在咳嗽,我走了一下,脚都是软的,走了一大会,才走到报分数那里,报完分数就躺在操场上,感觉整个人都要与操场连为一体,头昏脑涨,去到宿舍里才慢慢缓了过来。
其实体测也不是很难,跑步的那段时间,我测过1000米可以跑到3分20的,只是引体向上实在是不行,也很难通过短时间来提升,其他都可以的。
感慨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要怪也只能怪自己没有坚持下去,不止于体育,还有生活,我们的梦想和能力都需要坚持。坚持才是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水平和能力,也是取得成功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曾经看到一部电影《当幸福来敲门》,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年轻人在一个没有薪水的公司要干六个月的活,而且还要在20个人脱颖而出,男人白天要上班,还要利用空闲时间卖仪器赚钱,晚上要带孩子去避难所去抢位置,他一直整整坚持六个月,最终被录用,带他的孩子一起走向幸福。坚持就是胜利,这不是一句空话,它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信念。
为什么大学生会畏惧体测呢
我认为最主要是教育体制的弊端和我们的思想观念。
教育体制
学校只注重成绩,“成绩至上”。体育课寥寥无几,就算有,“你们体育老师生病了,这节课上文化课”也就没有了,体育锻炼和测试也如同虚设,老师们互相放水,也不把体育当成一回事,不是正课吗,要那么多干嘛呢,连教育机构学校都不当回事,更何况其他呢。
思想观念
从小学一直到大学,学习,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好好学习考上一个好的初中,好好学习考上一个好的高中,以此类推,我们就是要好好学习就对了,我们的思想里也只有学习,这也是父母和老师的要求,根本就不注重身体素质,不是德才兼备。还有一种“上了大学就轻松了”,上了大学确实是轻松了,离开了父母和老师的管教,才也没有,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成天到晚打游戏,日夜颠倒,没有时间管理,日益的也就畏惧体测。
合理利用时间,每天都可以选择自己爱好的运动项目,多去锻炼一下,排下汗,丢下烦恼和忧愁,用心感受运动带给自己的开心与快乐,保持自己身体健康,也能助力心理健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