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儿子请干爹一家人团年,正说的热闹时,干妈突然有些生气地离席了。
干爹干妈是孩子爸爸曾经的朋友,他们的女儿虽然比我家儿子大几岁,但生娃娃晚几年现在他家外孙女2岁多比我家夕宝大一岁。聚在一起,年轻人一堆,我们老年人一堆儿,各聊各的。
现在我真想不起是什么原因,酒没喝完,聚餐这就不欢而散了。
下午我到美容院,刚要接受服务,孩子干爹来电话,就今天的事情说起了带外孙女的辛苦、夫妻性格不合带来的苦恼、为人夫为人父的责任感……
似乎要把这几年、这些年的烦恼一吐而快,家庭幸福、女儿成凤、富裕美满的形象,被他说的都成了假象。
唉!每家都有本难免的经。
我一直听着,毕竟知根知底,偶尔也能附和几声,没想到服务都要做完了,他还没有说完,拿起发烫的手机一看,电话说了近两个小时。
但愿他一说能吐出烦闷,获得轻松的心情过年。
晚上和孩子们说起这事儿,首先对干妈的行为,儿媳表示理解,可能是说到什么干妈不高兴的话了,如果是她,听得不高兴也会离去。
我觉得,干妈不爱表达,或许说到了她的委屈,忍不住难过离席了。
但我听到儿媳这样说,一下子就感觉到了代沟。她说不高兴的话题,干嘛要听,影响自己的心情。而我不高兴也会听下去,因为想着别人说痛快了才能高兴,不顾及自己是不是高兴。
我的问题出来了,即使遇到自己不开心,也不会表达出来。所以常常被当成情绪垃圾桶,原以为成为倾听者挺自豪,殊不知遇到能量低时,化解不了的负面情绪就会郁结在自己心里,让自己像掉进黑洞。
所以负面情绪一旦来临,就会如临大敌,压的自己透不过气。
通过这件事,再次认识到两代人带娃,生活在一起,难免有磕磕碰碰,观念不同,如果不沟通,就会形成误会。
有人包括我曾经觉得不争论不吵架,就是和谐。经过这一年多的经历,其实真不是这样的。争论,才能让大家把其实的想法透露出来,共同商量找出合适的解决办法,才能达到真正的和谐。
孩子干爹说在女儿家带娃儿,有时感觉狗都不如,这感触听了让人心疼。
有人说,最亲近的人最容易受伤,因为至亲,所以有时儿女说话就比较随意,如果此时父母只考虑自己辛苦,而忘记了儿子(过女儿)是自己的至亲,去太关注他们的语言语气,真的很容易受伤。父母除了照顾孙辈儿,还要心系儿女的三餐及家里的杂物,都是60岁左右的人体力经历都不及年轻人,如果得不到年轻一辈的关爱,伤心是难免的。
难怪老人们警告尚未升级的人,哪怕经济上支持一些,也不要去带孙儿,免得到头来伤感情。
但是,如果两被人能互相理解,彼此去体谅,这也是增加感情的好时机。
就今天这个事情我和孩子们说后,知道了他们的看法,想想自己的感触,毕竟他们是初为父母,我们也是初次带孙子,大家都应该保持学习的态度,换位思考,孩子们要工作,要上进,花在家里的心思就没那么多了。我们根据自己的情况,保证自己休息好的前提下,尽量帮他们就好,他们不会要求我们全部做完,我们也做不完。
孩子干爹干妈两个人没有什么爱好,全部的身心都在宝宝身上,无论宝妈俺宝爸在家还是不在家,都随时观看着,哪怕宝妈宝爸出去个朋友聚会。如果带娃他们也不放心要随去,除非把孩子留在家。带娃成了他们生活的全部,让宝爸宝妈没有了一点自己的亲子时光,让大家都累。
所以,他们的辛苦,有时不但得不到女儿的理解改成了负担。
这一点,我家儿媳妇就做的比较好,她直接说出自己的观点,虽然显得有点强势,开始听起来不太顺耳,但是这就是真实,两代人只要从真实善良出发,在大的分歧也能找到交点,从而达到和谐。
由此,我也再次调整了心态,做自己甘心情愿的部分,剩下的留给他们就好。无论工作辛苦否,为了下一代大家都该有付出。
下班后、周末的亲子时光,留给他们就好,自己保持自己的爱好,有一点自己的生活空间,多读书写作,丰盈内心的同时,用文字记录这段特殊的日子。
两代人带娃的日子都要保持学习的心态。
老年人学习年轻人放的下和直率,年轻人学习老年人的吃苦和耐劳,经常沟通,互相包容理解,体贴彼此的辛劳。
这样,悉心陪娃成长的日子,才能为晚年老有所养打下基础,成为晚年最佳的保护铠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