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肖像印
侯勇
传世肖像印作品最早出现于清代晚期,距今不过百余年,较之有着三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传统篆刻艺术而言,确属鲜为人知的新生事物。
原文刊发于《文学报》多年来,我一直在从事肖像印的研究与篆刻,又由于自己喜爱文学创作,故产生了要刻上一组文学家肖像印的念头。
肖像印者,是将人物肖像以简练的笔墨描绘于方寸印石之上而刻治成印,属于传统肖形印中工整精细之一路。
传世肖像印作品最早出现于清代晚期,距今不过百余年,较之有着三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传统篆刻艺术而言,确属鲜为人知的新生事物。但由于它个性化的艺术语言、别具一格的创作模式、直观的形象特征、广泛的运用领域而备受世人钟爱。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人物画至明清时日渐衰微,基于这个原因,传世的肖像印作品多为简单的线描样式,粗率概括,人物形象不够三满,缺乏艺术感染力,颇多遗憾。但同时也为当代的肖像印创作预留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在创作这组文学家肖像印作品时,不仅注重借鉴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表现形式,还大胆吸收版画、素描、速写等西方造型艺术的创作技法,藉以丰富肖像印艺术的表现语言,努力做到人物造型的准确生动,并试图刻画出人物深层次的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使之更具观赏性。而且在前期筹备动刀时,还重新阅读了这些作家的作品,以及翻阅了他们不少资料。
当然,好的肖像印作品在保证造型准确生动的前提下,还要通过造型线条粗细、急徐、行顿、转折的丰富变化,强化线条的质感,借以体现出书法用笔的律动之美,即所谓笔墨韵味者也。
肖像印的构图形制要符合传统篆刻艺术章法布局的要求,注重虚实的对比与调和,即所谓气韵生动者也。
而刀法的运用须灵活多变,非只冲、切,尚要佐以削、凿、点之法,又以适当的残破之法,使作品更具刀削斧凿的历史沧桑感,即所谓金石气息者也。
总之,一件好的肖像印作品应当做到造型准确生动而不呆板,且富有笔墨韵味和金石气息。现在这组文学家肖像印创作出来了,仅是个开始,我将继续我的尝试与开拓。
(侯勇,字永君,国家一级美术师,原江苏省甲骨文学会副会长(驻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