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刘润老师的一篇文章,教育是可复制的,很有趣的是,读到最后发现原来这是一片推广有道课程的文章,只能说姜真的是老的辣,不愧为高级商业咨询顾问,广告植入的不足痕迹,润物细无声,来了无声,走的无声。
我做了广告吗?我好像没做啊!
学到了。
但里边有提到的教育可以复制这个观点,用了生动的裁缝做衣服这个案例,浅显易懂。
一个老裁缝做定制,无论手艺多好,他的时间成本都在那里,服务的人数是有限的,边际成本高,所以价格也就高,价格高,数量不多,总体来讲,收益还不是很大。
但如果改良一下,用一个均值设计完去生产,这样就把产品量化了,边际成本也下来了,但问题是服务的个性化没有了。
专家门诊,包括刘润老师这样的高端咨询服务,跟裁缝是一个道理,满足了个性化服务的条件,却达不到量化,边际成本自然就高。
线上和线下授课也是这样,一对一授课的时候有针对性,不同的学员,不同的问题,授课的着重点方式也就不一样,但边际成本高呀,解决这个问题也是来个量化,一对二一对三,一对五,一对100,量化之后也一样,缺少了个性化,于是有了双师教育。
主讲老师去讲一对多,安排一些老师进行小班制的答疑,解决个性化服务的问题,一个老师负责几十个孩子。
在过去,讲课名师是这样布置作业的:
这5份卷子,今晚一定要做好,明天交给答疑老师。
第二天,答疑老师收上来100多份卷子,批改了2个小时。一个答疑老师2小时,100个答疑老师,就是200个小时。
批改作业这项“服务”,边际时间成本依然太高。
如果用类似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呢?
有道精品课,有一款连接手机的“智能笔”。
学生用这款智能笔在试卷上答题,他的每一次书写,都被自动记录,上传到云端,并用光学识别技术(OCR)把笔迹识别为文字,然后接受人工智能的自动批改。
这道题计算有错误,那道题证明不完备。人工智能批改完试卷,提交给答疑老师。
答疑老师用20分钟,完成了复查。
原来2小时的批改,被缩短为20分钟。答疑老师,是“可复制的服务”。
但是因为人工智能,这个服务的复制成本,大大降低。
改作文就更有意思了,第一天规定了作文告诉,第二天检查。
第二天,答疑老师要逐个检查,或者按比率抽查。边际时间成本很高。
现在呢?
现在有了“人工智能互动教学”。
你在有道精品课里点击“开始背诵”,人工智能打开麦克风,自动检查你背诵内容的准确度,熟悉程度,并打分。
检查背诵这项服务的成本,几乎降为零。
而且答疑及时性,你这边输入,人工智能马上就会给你指出语法错别字,人工智能和学生有了一个线上和线下互动的及时性场景的出现,给了孩子很高的体验,自律的参与互动,有利于学习,要比人工讲课的强制性约束更好。
这就是教育的可复制化。
时代的进步,带来了更多的问题,但同时也简化了很多问题,随着智能化的发展,人类的工作在逐渐被替代。
提升了效率,也提升了准确率,但不知道这是好事呢,还是坏事,人类以后要没有饭吃了吗?
有什么事机器人干不了的,这个行业也许在未来会火。
连教育都可以复制,那还有什么不能复制的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