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点见识

作者: 金津乐道 | 来源:发表于2019-01-24 22:04 被阅读83次

    阅读书籍:《见识》

    推荐指数:★★★★★

    阅读难度:★☆☆☆☆

    继续采用小摘录小感想的方式来推荐书目,摘录好文段,希望你也保留你的见识,对比感想,留言让我见识一下你的真知灼见。

    运气能决定命运吗

    【摘录】有一次我在校友会上见到了她,提起那次好运,她却说,其实在清华就是受了 5 年罪,后来的生活轨迹该是什么样还是什么样,不会因为一次好运气而改变。……

    出身好不过是人生交了一次好运而已,并不代表一辈子的命都能好;反之亦然,生于贫穷之家的人,未必没有好命。

    【感想】这是吴军老师书中写到一位运气好的学生考上了清华的经历,外人看来她是交上了好运,但她却在清华受了5年罪,5年!首先当然也是论证了运气不代表一辈子命好,是虫是龙,还是那条道,所以它受罪了。当然这应该算是一种还吧,因为不匹配而在清华混,当然要还。但这只是一个事例,谁也不知道这条虫子最后能不能变成龙,但有可能变成冬虫草,也是价值的提升,她说受了5年罪,但出校门,她却有着一个光鲜的背景。还是回到个人的努力上,不然哪怕有清华的实力,上学天天玩游戏也是一个样,对吧。环境是外因,自我成长规划是内因,当然还有很多因素,战略地把握。

    商业的本质就是让人多花钱

    【摘录】人在满足了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后,常常会追求娱乐和享受,而且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这种需求会越来越强烈。科技的发展可以让我们不需要再去现场就能有身临其境之感。但同时,当我们有了钱和闲暇时间之后却会做相反的事情,从线上重新回到线下,从虚拟世界回到现实世界。

    【感想】所谓“饱暖思淫欲”,这是人性,好听点叫消费升级,在第一节写到了商业的本质是让人多花钱、花时间。在互联网线上的这段时间,大家获取知识是便利了,其实这个只是换了个碗而已,汤还是那个汤,和当年囤的大量学习视频一样,这次的互联网囤的是微课,其实只是换了个形式。但当这些便利到了头的时候,你的学习视频和微课基本上是不看的,也就没了价值。而线上的商家利润也是越来越薄,慢慢地回到现实,所以线下的训练营又做起来了,叫做服务,更贵、更远、更花时间,当然人性使然是,花了时间和金钱的,一般都自圆地说好,这是人性使然,若问一下总结一二三,其实并不比线上所学多多少。

    少即是多,普及利薄

    【摘录】02.经营和管理的秘诀:没有选择的好处

    一个好的产品设计者会想办法引导顾客,而不会去做迎合每一个顾客的事情。同样,一个好的管理者需要制定简单有效,同时还能让绝大多数员工满意的制度,并给予大部分人觉得有用的福利,但是没有必要试图在每一件事情上取悦每一个员工。

    03.“第三眼美女新产品”在市场上成功的三个阶段

    比如智能手机,最早微软、黑莓、诺基亚等都开发了自己的智能手机,这是第一代,如同“第一眼美女”,只有对这类产品感兴趣的人才愿意去尝试,一般老百姓只会远远地看看。第二代是苹果的iPhone。一款很漂亮的高端手机,如同“第二眼美女”,和大众其实没有太大关系。第三代是谷歌的安卓,便宜实用,这是“第三眼美女”,于是普及了。

    【感想】摘录了两个章节内容,一是少选项,二是技术第三代。苹果每年只有极少的机型推出,却大卖;公司组织旅游,多个选项更容易好事变成坏事,所谓众口难调。技术第三代说的是到了第三代才会普及性地使用,好比现在的VR,还停留在第二代。

    两个摘录其实只是提示一个现象,我在思考,如果技术到了第三代后,人们的需求点会发生变迁,便宜实用的技术后,人们会将功能需求变成基础需求,在第三代是普及的,但同时也联系第一节的内容,这时的利润开始走低,得找出新的需求制高点。这里使用独特的少选项来做专攻,像哪款手机拍照好,哪款玩游戏强劲,这样的情况下出现的美颜手机、游戏手机,也是能卖个贵价钱。

    未来商业

    【摘录】未来商业的第一个特点是共享经济。未来经济的走向:跟踪经济。合作经济:合作比颠覆更重要。未来商业的第四个特点是众筹经济。

    【感想】说到经济,还是得回归到前面说的,商业是要让人多花钱,所以共享经济也如是。

    跟踪经济其实就是物联网,好比看到快餐骑手的当前位置一样,其实就是通过各种终端或者传感FRID之类的进行标记,当然书中还提到了数据的跟踪来快速维修保养汽车。

    合作经济,其实当下真正创造性的颠覆是很少的,大多是在原有产业的基础上的改进,所以像“互联网+”一样,这个+就是合作,和什么技术合成一个新的东西。书中也提出,其实很多硅谷的公司并不是从0到1,而是从1到N,0到1大多是高校的原创,最后商业化的1到N才是硅谷。

    众筹经济,其实可以联想到安卓,开放式的进行技术众筹,让更多人参与。这里举了个例子是特斯拉,订金拉入众筹的人,然后根据他们的需求来研发汽车,这个真没想到,原来是商业模式的创新,而小米和摩拜都是学的特斯拉。长知识

    为什么从知名企业和单位出来的明星创业会失败

    【摘录】大公司的光环无疑会给公司里的一些人很多方便,他们更容易建立起广泛的人脉,但是他们需要分清楚对方的善意是冲着自己来的,还是冲着背后的公司来的。

    如果一个人从名校毕业,还总要不断提醒别人他的这段经历,不能不说是教育的失败。明星企业或者单位和明星们的关系大抵也是如此。可见,英雄不问出身。

    【感想】在职业生涯的一个深刻的体会就是,在一家公司工作,有什么东西是能带走的,有什么是带不走的。不能被公司光环影响到自己的判断,什么是自己的能力最重要,不要误将光环变成自己的能力,有什么是跟着你这个人走,而不因为背后这公司的title.

    时势造英雄

    【摘录】现在可以总结一下洋枪洋炮或者说颠覆式创新的特点了。首先,要有一个杀手级功能,没有撒手锏什么都免谈,这一点很多人都看得到。其次,颠覆者(小蚂蚁)的撒手锏必须容易得到当时相关技术的帮助,以至飞速进步,而传统的产品则难以受益于当时的技术进步,这一点是很多人所忽视的!蒸汽船受益于机械革命,微软受益于摩尔定律,谷歌受益于互联网。很多人发明了一项更好的技术,但是和现有公司竞争时讨不到便宜,因为他们做的是孤立的技术进步,并没有受益于那个时代其他技术进步的帮助。

    【感想】所谓时势造英雄,首先你得有英雄的能力,没有杀手级技能一切免谈,当这个撒手锏遇上时代造势,得到飞速成长。所以还是得好好修炼自己的能力,然后不忘看看这个社会大环境,哪些点是你的蓝海。

    管理观念也要颠覆

    【摘录】我常常听很多创业者感叹自己的小公司被百度、阿里巴巴或者腾讯(合称 BAT)挤压得没有生存空间。但是,仔细了解一下,我发现他们那些引以为傲的新点子,相比BAT现有的产品和技术尚且不如,更不要说是用洋枪洋炮对大刀长矛了。更糟糕的是,很多公司在管理理念特别是利益分配上还不如行业里一些大公司。不少公司不到 10 个人,居然没有给员工股票。对于这样的公司,被 BAT 碾死也没什么可抱怨的。

    当然,光从理论上知道该怎样做还不够,小公司能够成长起来最终靠的是将产品和技术做好。

    【感想】除了技术上的撒手锏,还有管理上的,可惜的是大多管理上存在着缺陷,比如管理层还比员工多,还有没有将员工纳入公司福利。而且在这个时代,不再有老一辈的艰苦奋斗,如果不爽,可能就当过家家,反正家里也不缺这点钱。那如何在这时代调整公司 与个人的关系呢?当然公司的价值在于营利,营利有关系在于产品,产品通过技术达到,技术需要人作为载体……如何用好人,也是一个管理的哲学。

    以结果为导向

    【摘录】谷歌和 Facebook 在管理上显然比雅虎更积极主动,它们对于员工的评价不在于他有多忙、写了多少代码,甚至不是完成了多少产品的改进,而在于产生了多大的效果。也就是说,那些伪工作者即使平时再忙,也会被淘汰。

    你因为总也干不完的工作而焦虑时,不妨试试先停下来,重新梳理一遍手边的工作:主动地站在对公司业务帮助最大的角度,站在提升自己能力的角度,把那些最重要的工作找出来并完成它们。

    【感想】以结果为导向,工作的价值不是过程中有多忙,而是结果有多少价值。从管理者到员工都需要这样一种意识,因为有时更多的是管理者的伪导向,有道是大将无能,累死三军。但在创新的过程中,管理者也需要一定的前瞻性、用敏捷迭代的方法去做探索,最重要的我觉得是将价值留下,哪怕是一个错误的方向。当你列完计划后,试试找出价值最大的项目,在上面多花时间和精力。

    “愿景--目标--道路”

    【摘录】人要想进步,就必须给自己确立一个合适的愿景。有了愿景,还需要有阶段性目标。我们经常看到“战略”这个词,那么什么是战略呢?战略的核心就是设置阶段性目标,以便实现愿景。

    有了战略,还要有战术。为了实现目标就要有通向成功的道路,这条道路可以分解成一系列可操作的步骤。

    【感想】以结果为导向可能不太准确,可以修改为以价值为导向,个人觉得这样更准确。摘录这里讲到的是一万小时理论的误区破局方法,对应“有些人简单地重复,不思进取的傻干”,这里我一直觉得“愿景-目标-行动分解”是个好方法,就好比每年我们都会做一个年计划,然后再做行动分解,比如分到个月做什么事之类,但往往我们都不能如愿地完成,其中的原因是什么?用敏捷管理法可以再进行破局,因为一年也已经太长,在当下的时代不再适用,是需要调整的,所以可以将每年的拆分为每季一次的计划与复盘,甚至直接就每月。

    做好自己能控制的事

    【摘录】一个人能够走多远和很多因素有关,其中一些不是自己能够控制的,比如出生和成长的环境、运气,以及大的社会经济环境等。不过还有一些是自身可控的因素,而我们所能做的不过是在可控的方面多下点功夫而已。而在后一种因素中,一个人的立意至关重要,目标设置错了,结果肯定好不到哪里去。

    【感想】每次解决一些朋友的迷惘时,我更多也是用如摘录所述的方法,什么事情是能控制的,什么不能。什么是外因,什么是内因。我一直强调内因,因为这是唯一自己能控制的。至于外因,关注其趋势就好,所谓顺天应命,这里天命不可违,但怎么顺怎么应就是自己能控制的了。

    多参数论

    【摘录】不过今天我要给那些指望通过十年寒窗苦读就一下子翻身的人泼点冷水,因为那是不现实的。寒窗苦读只是一种读书态度,这种态度是好的,但是社会竞争是一种非常复杂的长期系统性的竞赛,寒窗苦读是成功的因素之一,和经济条件好、智商高、出身好、长得美一样,都只是其中的一个变量而已,而命运是多个变量互动的结果。这种因为寒窗苦读所以全世界都欠你钱的三观,早一天毁掉比晚一天毁掉好。

    【感想】我一直强调多参数论,好比什么DISC MBTI、星座啊八字啊,这些我都当是指标参数,你要想成功,你可控的就是凑好这些参数,如果是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一般我们能控制的就是后面的三种,而人就是最好的风水,身正不怕影斜。所以这些参数都在当下,而不在他方。而当然有些东西是需要去受的,不受不长智。enjoy

    印度人的咸鱼翻身

    【摘录】印度虽然近年来发展很快,但是依然非常穷,当它的精英通过读书或者工作移民到了一个新的国家之后,几乎没有可能再回到印度,除非遇到极少的机会被派遣回国,代表跨国公司管理印度的分支机构。当然,极个别出身于名门望族、在印度有广泛人脉的年轻人除外。由于没有退路,绝大部分到了美国的印度人,只好死心塌地在新的国家里经营好自己的工作,并且在并不宽的上升通道里挖空心思、削尖脑袋往上爬。印度男人在生活上也没有太多的诱惑可以让自己分心,另外,由于女性在婚后常常不上班,承担了教育孩子和管理家务的事情,也让男人有更多的时间花在工作上。

    【感想】吴军老师在这章节讲的是少即是多的道理,其实在我看到的是专业,别一天到晚想东想西的,做好自己的工作,养好自己的家人,将工作完成到极致,每天将时间花在重要的事情上,不断精进,不断总结,不断用时间交换自己的经验和能力。

    幸福的维度

    【摘录】实际上,任何阶层的人都有各种各样的压力,不仅在职场中非常累,回到家后也会感受到生活的压力,即所谓的心累。就这样,大部分人都在忙忙碌碌中匆匆地走完了一生,是否有幸福可言,只有天晓得。

    人幸福的来源,除了在前文中讲到的基因的传承和成就的影响力之外,还有三个具体的维度。

    第一个维度是爱情和婚姻。有美好爱情的人是幸福的,这也是我建议在大学期间要谈一次恋爱的原因。

    第二个维度是对未来的期望。一个人如果能够确定明年比今年好,后年比明年好,他就有幸福感。

    第三个维度是生活的态度。一个人是否愿意像 18 世纪的贵族们那样,内心有责任和荣誉,平时过着从容而优雅的生活,遇到危险和困难能够镇定自若?如果愿意这样生活,就能够赢得别人的尊重,幸福感也就会强

    【感想】人终其一生,其实就是在寻找内心的幸福感,有人的价值观是钱,有人是地位,其实也就是影响力;有人是家庭为中心;当然也有通过努力让生活一点点地变好;还有得到尊重与认同。这里作者并没有谈到钱,因为钱只是手段,可能算是阶段性的幸福手段吧,但达到一定量后就作用不大了。而且当你问一个人最近过得好吗,一般人不会回答钱多钱少的事,更多是上面几个维度。

    技能教育与博雅教育

    【摘录】技能培养对于中低阶层的人来说实用性非常明显,它对改变社会地位可以讲是立竿见影。技能的培养不同于素质的培养,它和家庭出身、所在的地域关系都不大,但要遵循一定的方法才能培养出来。因此,对于大众教育,这种技能培养相当重要。今天很多大学毕业生,读完 4 年大学,学了很多课,其实并没有掌握任何一项得以安身立命的技能。

    在大学阶段,学到一个真正的技能所带来的第二个好处,也是更长远的好处,就是由此掌握学习一种新技能的方法。同时,这也算是人生的一种成功。很多时候,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成功地傲一件事情,就有可能举一反三做成第二件、第三件事情。如果从来都没有做成过一件事,以后成功的可能性就不大。

    【感想】第47节,这里讲到了大学的教育,首先对技能教育的肯定,它是快速见效的教育,所谓一技傍身方能生存下去,然后技术、科学这类的技能是可以快速复制的,也就是能迁移,这里又看到了“失败乃成败之母”的否定,其实有时这样的古语真的要看场景的,所以按实际情况吧,古语也有适用边界。当然作者在书的[第27节]也强调通识 博雅教育(看书一定要将书各章节内容进行串联),因为技能在职场发展上会有天花板,在职场发展上,可能一开始技能教育受益者会快速上道,但最后却会让博雅教育受益者反超,这就是快速和持久的区别,当然最好便是一技傍身,终身学习来博取两种教育所长。

    成功与智商

    【摘录】在谷歌内部,成就最大的人并非那些智力最高的人。在工程上,智力只是成功的诸多因素之一,远不是决定性的。……《异类》的作者格拉德威尔认为,智商在 120 以上就基本够用了,超过了 120 之后,智力就不是决定性的了。……

    事实上,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有的人记忆力好,有的人善于思考,很难用一把尺子度量。人类发明了智商、情商等一大堆指标,就是因为人的天赋是全方位的,不是单一的。……

    爱因斯坦和常人最大的不同在哪里?我认为有三个。

    首先,爱因斯坦善于提出问题。……都是从自己的兴趣出发找到的题目,没有受到发表论文、申请经费和实用性的干扰。

    其次,爱因斯坦善于做白日梦,也就是脑子不受约束地胡思乱想各种情景,然后从中总结规律,而大部分科学家的思维方式常常受到教育和周围人思维的约束。

    最后,爱因斯坦是一个非常有恒心的人。他对自己的观点非常执着,并且愿意为寻找出答案花上一辈子的时间。爱因斯坦不是那种寻求最快发表论文研究课题的人,而是愿意花时间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人。

    凡天才必有过人之处,但是我们和他们之间的差异可能不是生理上的差距,而是在其他方面,比如认识上、见识上、勇气上或方法上。所以,我们不如多学习他们做事情的方法,这些是我们可以控制的。

    【感想】智商真的重要吗?与成功的关联是什么?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但智商只是其中的一个,从摘录中看到天才是如何成为天才的,一是提问来启发兴趣,二是头脑风暴找规律,三是持之以恒、花时间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你是想暴富,还是一点点地富有?你是想快速达到目标还是一步一印地达到?

    起跑线

    【摘录】但是,不论大家多努力,一个 50 人的班,永远有第一名和第五十名。更关键的是,即使在起跑线上赢了,今后也未必赢,因为学习是一个长期的事情、一辈子的事情,是马拉松比赛,而不是百米赛跑。

    最后的赢家,不是一开始跑得快的人,而是为数不多坚持跑下来的人。

    【感想】看过一部印度的电影《起跑线》,父母为了自己的孩子能上好的学校,各种折腾,最后是扮穷人得到上学的指标。当然讲述的是一个现象,教育作为一种稀缺资源,竞争是肯定的,而往往定下了在一开始上一个好的学校就是一个好的起跑线。当然我们不否认,但同样的知道未必如愿,其实孩子的起跑线早就有了,不是什么学校,什么老师、幼儿园、早教,而是父母,你的家教才是起跑线,为什么,你培养的是什么样的孩子,他们如何在接下来的一辈子上不断进取,如果按古语“三岁看老”,这不早输了。但人生是看谁笑到最后,坚持才是胜利,如果按吴军老师所说,那最应该培养的就是“坚持”,这个就是起跑线,是不是?每天坚持进步一点点,在挫折面前依然保持进步,吸取教训,不断调整,真诚正直,或者未来并不怎样,但这个过程不就是最好的“赢”嘛。

    论读书

    【摘录】我们今天有很多获取知识和资讯的渠道,但是它们不能帮助我们审视人生,因为它们不是给我们带来闲暇,而是让我们更加没有闲暇来思考。读书则不同,尤其是在读纸质书时,我必须有比较长的时间不做其他事情,这样才能入境。正因为不得不把手中的事情放在一旁,才能审视人生。因此在我看来,阅读是当下可以让我们审视人生不多的方法之一。

    一本好书,本身也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认清世界,弄清心头百思不得其解的疑惑,并最终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我曾经很多次阅读《富兰克林自传》这本小册子,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那些内容会在不经意间提醒我一些内心明白却总是被淡忘的道理。在书中,富兰克林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对比他,我能审视自己的不足。

    【感想】我个人也喜欢读一些传记,有名人传记,也有企业的,当然都反映着一个如何艰苦奋斗的过程,而在富兰克林和褚时健的身上我看到的更多是踏实的力量,前天写的总结也有朋友如此地描述我的总结,我很是喜欢,其实我也只是做自己能做的,因为不能做的实在是太多了,只会消耗自己精力,活在当下,将每天的工作和生活经营好,就是我当下的踏实吧。看传记有一个好处就是从书中获得力量,记得当年面试前我就在看《褚时健传》,多少是这本书给的力量,个人的气场也更乐观。

    你变得再好也与我无关了

    【摘录】我对任何人,一般都先假设他是正直、善良和诚信的。当然,这样一来我会有很大的机会上别人的当,而在生活中我也确实如此。不过这没有关系,我只会上一次当,因为在上当之后我并不给那些人第二次机会。你可能会问,这样一来,是否会错失很多本来能够成为朋友的机会,因为人是会改变的,他可能会变好。是的,人确实会变好,但是已经与我无关了。

    【感想】很强烈的观点,君子之交谈如水,更何况上过当。虽然说人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事物,但对于这一条,我是同意的,不能说狗改不了吃屎的本性,但已经心存芥蒂,也不必强求,你有你路,我有我道。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好悲壮啊,不过其实也提醒着,别一开始就挖心掏肺的,别人也会变的,当利益不存在的时候,别人早已忘记那份情。

    司马迁的智慧

    【摘录】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成语“因势利导”就是从这段文字中发展来的。太史公的这段话,讲述了从教育、管理再到商业普遍适用的一个原理。以教育为例,最好的教育是让受教育者自己发挥特长和潜力,我们今天所说的像哈佛或者斯坦福给予学生的教育就是如此。

    差一点的教育是用利益鼓励他们,比如奖学金就是这个目的。再差一点的就是灌输式教育,所谓的教化,比如衡水中学那种方式就是如此。

    【感想】这是吴军老师大爱的一段——司马迁的智慧,我也在设想到在工作方面如何实施,这样的底层理念。“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个世界有一个事情很奇怪,明明是对自己有益的事,非要有什么诱导才去做。好比上次在师门讨论着一个智慧校园的事情,明明对某企业有利,未来的趋势,为何需要ZF出资呢。反正没懂其中的逻辑,其实ZF善者因之就是了,何必利道之。因为出现的反效果就是出资方会干预,企业会为了甲方的验收而做一些不合时的设计。而且好多时候就像是一个不懂行的人在那指点懂行的人做事,不搞笑吗?

    一些个人阅读之见,若你有更多的理解,留下你的灼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长点见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vfp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