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达梦教育的青山老师在讲课时经常强调一句话,当你忘了坚持,你才能坚持。那时对这句话并不能完全理解,直到自己在不断坚持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发现确实如此。
比如我现在基本上每天都在坚持看书、学习、写作、写效率手册、做思维导图、分享、早起等,当然有些不是每天都在做的,但也是经常在做的。别人看到我后,经常会说,我很佩服你这么能坚持,你是怎么做到的。于是我也经常将我的这些方法和经验教给他们,但真正能做到的发现并不多。
就拿写作来说吧,这二天写作的频率比较高,一是参加日记星球的写作训练营,每天写一篇文章,二是自己平时工作上的思考总结,也经常会通过文字的方式梳理出来分享给部门同事,或是通过内部培训的方式讲解出来。这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有效的提升方式,教是最好的学。当我把这些说出来写出来的时候,我对这些的理解也会更深刻,下次提起时可以脱口而出,因为是我自己经历过的事情,而且还有思考,所以记忆也更深刻。
晚上和一个朋友聊天时,正好聊到写作的事情,她就说是不是今天是写作陪伴营的最后一天,我说是,然后问了下她第一次参加感觉如何?强度有点大,感觉是为完成任务而做,说实话第一次参加时确实会有这种感觉,包括我第一次参加时也是一样,我也是在完成任务,因为不知道要写什么,但为了完成任务,只能先应付式的去做,有数量没有质量。
这些都能理解,在聊天的过程中我想到了我之前写效率手册的情景,我是几年前就知道萌姐的效率手册,在朋友的推荐下买了萌姐的《人生效率手册》一书,也知道效率手册写作的好处,也买了尝试使用,但用了几天就没有下文了。一边是别人说这个好,另一边是在用的时候非常的不习惯,觉得没有电脑上的软件好用。直到年初时参加了一个效率手册写作陪伴营,让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了,一开始我也是很不习惯,毕竟之前习惯了用软件写,但为了完成任务,只能硬着头皮写,写着写着发现开始对这个效率手册产生了好感,其实还蛮好用的呀,并没有一开始想的那样不适应。
而且在看《人生效率手册》一书时对这本书又有了新的了解,了解背后的故事,为什么这样设计,每一个地方的目的是什么,比如说为什么要设三个目标,具体计划,时间轴,还有将计划和总结分开而不是合在一起,如何将效率手册作用发挥到最大等,当我了解得更多时我就越是愿意去尝试,去真正体会到萌姐所讲的这些东西。
写作也是如此,很多人提到写作第一反应就是恐惧,我做不到,我坚持不了,这也是小牛妈妈创建日记星球的原因。她为了帮助一亿人养成写作习惯,建一座日记博物馆,每天坚持分享和直播,去讲解写日记的好处,让大家一起加入写日记中。
一开始很多人会有恐惧心理,所以她在写作陪伴营中,一边是教大家如何写作,另一方面是通过一个陪伴营的方式,借助外在机制倒逼大家去坚持,并且对写作要求门槛降低,比如说内容不限,每天至少一百字即可,一般来说也是可以轻松完成的。在写作前期很多人是存在认知误区,觉得我要写得多好多好,或是我要写作就要写成爆款,或是写几千几万字,一看就被吓倒了,但在写作陪伴营里,就不会有这种顾虑了。在群里会有各种方式帮助自己去达成,自己需要的就是听话照做,先完成再完美,做的过程中不要有太多的纠结,我不会写我做不到等,不要给自己找任何借口,全身心的去投入,那么收获的也将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好习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