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电影不是一年两年一天两天了,说不上是个"迷",也不喜欢用"**迷"去定义自己.总归想看就看了,电影于我是生活的一部分,就是这样而已.
抓着手里的电影票时总是会触到心里柔软的部分,有时任回忆飘去那些与电影一起的过去……
妈妈告诉我第一次带我进电影院时我3岁,在那个文化匮乏的年代,妈妈只有用电影来填补她文化的空白。而带我是必须的,所以就把我带到电影院去了。好象也没有什么关于艺术的培养熏陶之类目的。
然后,电影便占据了目前脑海里关于童年记忆的很多空间......
记得放<<少林寺>>的时候,我好象正在放假.我记忆中放那部片子已经远远不仅是放一部电影了,它就好象是一个节日,一个盛大的节日,好多人穿着好看的衣裳,很远的人也骑着自行车来到电影院。
人们的脸上都是兴奋和愉快的表情。而先看过的人则会站在电影院门口久久都不散去,就站在那里给后面还没有进去的人讲啊讲的,嘴里泡沫横飞的,讲的人不烦,听的人不厌.好象<<少林寺>>里面每一个镜头每一句对白都可以被人们用嘴复述出来样的。
那时看电影一般会是周末,遇到姥姥高兴了,就会在平时也带我去看一场.然后有一回白天,姥姥原本是带我上街要买菜的.可是经过电影院,瞧见正在放映的一部片子被吸引住(片名忘了),姥姥便决定带我先看电影。
可是离下场开映还有些时间,买好电影票后,姥姥把票交给我,然后带我到街上去逛逛再来.谁知道呢?我是后来怎么也没有想明白那电影票明明就紧紧的撰在手心的呀?可是等到再回到电影院门口给那个凶凶的叔叔验票时票就不在我手上了!
姥姥的反应很激烈,很激烈,她不会再舍得花5毛钱买两张电影票了,她拖着我离开电影院,然后要求我必须把电影票找回来.姥姥是明明知道就算是票找回来也看不成那电影了的,可是,她太生气,太生气了.要知道,能够决定用5毛钱去看一场电影,这本身就是多大的一个决定啊。
我只是记得我当时灰暗极了,我在街上一直低着头走着,不放过任何一张好象是电影票的纸片,耳朵里一直是姥姥的骂声......到现在,落下个毛病是,如果有人和我一起看电影我就决不拿票;如果是自己,一定把票立刻放在包包里面,可是总归在门口验票时要紧张,就怕那票莫名其妙的消失。
80年和妈妈回城后,每个周末看电影便好象成了个习惯,也是期盼.很多时候大舅会带我去,可是大人许多时候还是会觉得小孩烦吧?大舅有时侯就故意说他不去看电影,只是要出门走走。
我呢?总偷偷的看他,估摸着是他快要出门的时间了,便先跑出门,在大门口去侯着.等大舅走到大门口时我会突然跳出来然后冲他傻乐.好脾气的大舅总会摇摇头笑,然后愉快的牵着我走.有时,我会把妈妈给的零花钱存起来,存够了,就先跑去买电影票,然后请大舅看.和大舅的“友谊”在那时的一部又一部电影里面被培养的很深很深......
而去看电影的路上和回家的路上,和大舅的很多谈话,好象也成了我喜欢去看电影的一部分.毕竟在那时谁会愿意把时间给个孩子去聊天呢?
然后就是小学时候的每一年6月1日,那天好象总是要有妈妈送的小人书和看一部电影才算是过了个完整的儿童节.<<阿凡提>><<四个小伙伴>>......都是那天看的.记得有一年可能是找不出来放什么儿童片了吧,就给演了个反特片,搞得我们都看不懂,电影院里便闹成一片,大家都在里头跑来跑去玩呢____不知道是谁说过,老师说的,电影不放完谁都不准出去!
等到96,97年的时候,有了VCD机.于是很多国外的香港的电影被做成了牒(还没有盗版的概念),开始很疯狂的看,看了很多很多.可还是想要看那种大屏幕的,于是学校那种经济实惠的坝坝电影或者是小电影(用投影放出来的牒)都让我抛洒了很多伙食费进去。
到今天,依然故我的是,只要看了一部好电影,总会高兴老半天,兴奋老半天,也总会要想起以前很多很多,然后,在心里乐个老半天……
走!看电影去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