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给大家分享的书叫《TED演讲的秘密—18分钟改变世界》。
TED是全球最知名的演讲平台 , 虽然并不是人人都有机会登上TED的舞台,但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用激励人心的方式去传达自己的想法,人类从来不缺少智慧,但如何将智慧很好地传播出去却是一个难题,学好演讲,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今天,我们来帮你揭晓TED演讲的三个秘密,分别是主题唯一、故事为王和技巧先行。
①
『主题唯一』
切记每次演讲只说一件事,只传播一个核心观点,而且这件事必须是你“熟悉又热爱”的事。
比如喜剧演员查理的主题是“如何帮助成年人获得童年时期的欢乐和幸福感”,印度活动家邦克的分享是“如何激励被剥夺公民权利的人获得力量”,可汗学院的创始人分享的是“帮500公里外的小侄子更好地学习”。
TED上最受欢迎的演讲人西蒙说,他只谈论感兴趣或者熟悉的事物,因为他无法刻意制造热情,就像父母可以滔滔不绝地谈论自己的孩子一样,当他谈论那些自己熟悉又热爱的事情时,这些事情就是他的孩子。
主题唯一还有两个好处:第一,围绕一个观点去聊,听众的大脑不用来回切换,更容易听进去。第二,一旦你卡壳了,可以换个角度去阐述同一件事,更容易组织语言,不至于丢脸。
很多演讲者都有这样的心理,好不容易逮到一个机会,就想把自己知道的干货都抖出来,这样才能让听众觉得自己很厉害。其实“低手”才会放肆,高手都在克制,贪多要不得。
总之,企图通过一次机会把所有事情说清,是非常不可取的做法。
②
『故事为王』
演讲者有两种,一种是干巴巴地讲道理、另一种是生动地讲故事。哪种演讲者更受欢迎呢?毫无疑问是有故事的演讲更容易传播,因为人是天生喜欢听故事的动物。
我们先来听一个故事,两个小朋友因为抢东西打了起来,一位妈妈呵斥自己的孩子说,“怎么能打架呢!小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你这样做是非常不对的。” 然后这个小孩委屈地哭了起来,另外一个妈妈给自家的孩子讲了孔融让梨的故事,小朋友想了想,主动拉起对方的手道歉。
这就是故事的力量。用主题鲜明的故事讲道理,是TED式演讲的必杀技。如果一时想不到自己有什么故事,你可以试着从下面这三个角度切入。
一、 一堂课
设想时光能倒流,你为年轻的自己上一堂非常重要的课,你会选择什么内容。这个内容最好是正面的,比如说专注的力量,善良的力量,真诚的力量。
二、决定性时刻
再普通的人,也会有那么一两个改变生活轨迹的关键事件,比如换了一个城市生活,半年减肥二十斤,裸辞去创业、向女神大胆表白。你可以把你抉择的过程讲出来,当时你有什么样的心理变化,最后怎么做的选择,后来有了哪些改变等等,这些内容如果能说清楚,就是一个好故事。
三、克服弱点
勇敢地说出自己过去不擅长的事情,以及自己克服弱点的过程。比如TED创始人在演讲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15岁之前,他没有完整地读过一本书,在英语老师的帮助下,他几年内变成了一个如饥似渴的读者,最后走上了演讲和写作的道路,还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简而言之:一堂课、决定性时刻、克服弱点是三个非常利于传播的故事模型。注意讲述的时候,一定要有具体的细节,要给听众展示时间、地点、氛围、对话、心理变化等等,这样才能把故事讲得有声有色。
③
『技巧先行』
如果说前两点是“道”,那最后一点就是“术”了,掌握一些TED式的演讲小技巧,能让你的演讲锦上添花。
一、设计一个开场白
可以讲一个笑话、提一个问题,也可以明确告诉听众他们听完后能获得什么益处,听众的黄金注意力时间就是演讲前20秒,如果这个时候听众的注意力分散了,就很难再收回来。
二、为你的演讲设计口号
这个口号最好短小精悍,以行动为中心,至少在演讲里重复3次。其实很多时候,听众听完后记不住细节,只能记住口号,细心的人会发现,奥巴马的竞选宣言里hope、 change 、yes we can 出现了很多次。
三、提出一个行动号召
最好号召人们行动起来,特别是从最不起眼的行动做起,最后可以获得巨大的个人或社会效益。比如TED明星演讲人乔密思说,“如果我们每个人每天少用一张纸巾,就可以节约571230磅的纸巾。”这个号召让人印象深刻。
以上就是TED演讲的三个秘密,分别是主题唯一、故事为王、技巧先行。不过,光是知道还远远不够,如果你想成为一名演讲高手,你需要从一对一的对话开始练习,然后找机会登台演讲,在实战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演讲能力。
做,就对了。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能给你带来启发。
参考书目:《TED演讲的秘密—18分钟改变世界》 作者 [美] 杰瑞米·多诺万(Jeremey Donovan)。
文总结:

自身感悟:
1.针对文中:人类从来不缺少智慧,但如何将智慧很好地传播出去却是一个难题。
事例:
两位瑜伽老师,一位比较专业,上课时讲的有条不紊,自己也做着每一个动作。另一位相对专业度低一些,但上课风趣幽默,用通俗的话语,让学员们愉悦也较容易的结束一节课。调查来看,百分之70的都较喜欢后者。
总结:肚子里有货是前提,怎么把东西传递出来是关键。
针对文中:很多演讲者都有这样的心理,好不容易逮到一个机会,就想把自己知道的干货都抖出来,这样才能让听众觉得自己很厉害。其实“低手”才会放肆,高手都在克制,贪多要不得。
总之,企图通过一次机会把所有事情说清,是非常不可取的做法。
事例:我第一次上私较课的时候,也是这种状态,想着第一节课,就要倾尽所有,让学员感受到我的认真和负责,到后来发现,越想讲得多,越讲不了什么,因为会讲得很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