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聚会处回来,已经很晚了。
是的,今天又聚会,是一群喜欢汉服的女孩子组织的,无尘推荐我也过去,作为摄影师的身份。
算上这次,应该是第五次拍人了。
前面几次要么是自己家的活动,要么是跟着无尘去拍摄,有些照片拍的还可以,大部分的都不行。
没关系,出门总是有收获的。
对我来说,摄影还是懵的状态,对摄影的理解还很浅显。判断不出什么样的照片是好的,也不知道该怎么去调整参数。
摄影师和摄影小白之间的差距在哪儿呢?
就是有没有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同的场景适合不同的参数,但这个参数又不是固定的,会受到人机距离的影响,会受到颜色搭配的影响,也会收到光影明暗的影响,还有就是镜头之间的影响。
相机能够调节的是光影的明暗,镜头能够调节焦距的大小,而角度和构图就需要经验的加持。
同一个人,同一个位置,不同的角度拍出来的效果是天差地别的。
摄影,并不是只按快门就可以的。
这次用的镜头还是24-105,是一个变焦镜头,虽然无尘总是说变焦镜头的色彩和定焦没法比,拍人像虚化还得是定焦,但就目前来说,我用着比较顺手的还是变焦头,一方面是变焦方便调整焦距,画面的缩放能快速锁定合适的位置,另一方面变焦给了更多构图的空间。
定焦画质更好,但不能变焦这一个不便需要不断移动身体,对一个新手来说很不友好,因为判断不出移动距离的多少,很容易翻车。
无尘刚开始建议我直接带个50的镜头即可,但为了不翻车,还是把镜头都带上了。
聚会的时间定在了下午一点半,摄影师是两点钟到就行。
我很守时,两点十分左右就到了。
刚开始拿出50的镜头,左右找不准机位,拍的几张效果都不是很满意。换上变焦头,拍出来的感觉才觉得像那么回事。
拍了一个下午,应该又一千多张照片吧。模特只有几个人,每个人都拍了好多张。
这是一次练手的机会,也是一次实践的机会。
今天拍照就在刻意避开关节处截图,导致怪怪的现象。可能也有没对上焦的,但应该会少很多。
因为今天开的不是点对焦,取景也不是点取景,而是调整为更适合人像的参数哦。
虽然自己也会嫌弃一些角度很差的,但总的来说还算满意。
开了连拍,数量上来了,瘸子里面选将军,总能碰到几张还不错的。
取景的地方是一家火锅店,叫长安亭;一听这名字就很复古,里面的装潢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浓浓古风装扮。里面有很多拍汉服的小姐姐和摄影师。俨然已经成了打卡地了。
拍照、吃饭、拍夜景,这是今天活动的一部分流程。
虽然只是第二次见面,甚至名字和人还对不上号,丝毫不影响彼此的合作。
她们很有包容心,尽管我这水平拍出来的照片惨不忍睹,大家并没有很责难,反而很包容,说还行。
还行其实就是不太行,但有总比没有好一些。
夜景的拍法是另一种,需要补光,闪光灯就要用起来了。
用灯是一门技术,光线影响成像,而夜景没有自然光,要么是灯光,要么就没光。环境变化导致自己根本不知道怎么调参数。不是太白了,就是太黑或者太黄了。
闪灯亮度提上去,背景乌漆嘛黑,人却一片白光过曝了。
调不出通透的感觉,拍出来的效果自然不满意。
好在,晚餐快结束时,无尘到了。遇到问题也有了个能问的人啦。
无尘告诉我说:先调色温,把颜色调正常一些。再调曝光让曝光处在一个正常数值。
正常没有标准的,因为要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这些就要凭感觉判断了,以眼睛实际所看到的为基准,如果想要冷白皮效果,就把K值再降一点,会显得偏冷白。
这些白天用着还不错,晚上夜景就不灵了。
夜景需要补光,怎么补、光照打在哪个位置都是有将就的。
背景暗人物量怎么调整?原来不是调整补光灯的亮度,而是需要调整ISO。让整体曝光正常,再把光补在模特的脸上,这样拍出来的就好很多了。
颜色偏黄就降低K值,偏蓝就增加K值,保持和肉眼所见一致。
什么样的照片算是过曝,也有一个明暗关系的直方图可以参考。越往右边越过曝,越往左边越发灰~
今天这趟没白走,学到了很多知识。我再消化消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