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小孩后,每年的“开学第一课”就成了必修课。
按照往年的惯例,整场节目会从“我们从哪里来”(过去)到“我们要到哪里去”(未来)的时间轴,再围绕“梦想”为孩子们传递价值观。今年也不例外。
小撒叔叔开场就说,今年这个夏天很“燃”。一语双关,既指高温天气下有史以来从没有过的延迟一周开学的先例,又指今年发生的一系列大事件。就此,开学第一课的上课铃拉响了。
果然,在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辨认了甲骨上的汉字和知晓了当下发生的重要大事件之后,就“燃”了第一波梦想——
36分钟的时候,在今年巴奥会上夺得100米游泳冠军的新生代游泳运动员小潘“老师”,带领孩子们讲述了他的追梦历程———他从立下誓言“我不再做看台上的观众”,到外教口中的“你们中国人练100米没有用”再到“今年100游泳冠军是我”。
讲述者字字铿言,如锤子砸在同学们的心上。孩子们用力地拍手,闻者无不沸腾。
关于梦想,大到上月球,小到“长大我要当空降兵”。在这里,小撒叔叔流泪了。
当年在“5.12”中立志长大要当空降兵的孩子,如今已经长大。巨幕上又一次重现了十五年前,那场人类的灾难。看着一个个空降兵从天而降在灾区的上空,小撒叔叔又哭了,身旁站着那个当年立誓当空降兵而如今已然梦想成真的“曾经的我追空投,而现在我成了空投的一员。”的大孩子。孩子们为梦想鼓掌,观者动容。
接下来梦想清单非常“燃”,人工智能已经有“心”了。
年龄相当于人类三四岁的通用人工智能女孩“通通”与孩子们见了面。
通通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只会机械地执行人类发出指令的冰冷的机器人,她已经有了人类才有的“智商”和“情商”,更“燃”的是,她还有了价值体系,也就是她会思考,将她放在众多的场景之中,连研究者具体也不知道她要干什么——
通通会在场景中把地上的垃圾捡起来,会拿着抹布擦地板,会端着小板凳垫脚开水龙头洗抹布,会实用遥控板等等,活脱脱一个真正的小孩。
看者连连乍舌,嘴巴圈成了大大的️形。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朱松纯老师说:“通用人工智能已不再遥远,通过通用人工智能,让我们人类更了解自己。”这也是朱院长三年前为自己定下的目标的得以实现。
接下来的梦想“燃”到了太空,月亮上竖起了中国的“月面国旗”,将来还可以在月球上修“月宫”。
月球上的土壤——“月壤”被带到了演播现场,孩子们摸着用它拉丝织成了布再做成的月面国旗,不停地发出了惊叹,有的说:“感觉很结实”,有的说:“太厚了。”
小撒叔叔在这里被“怼”了,他企图为孩子们“挖坑”,问月面红旗防不防水,被孩子们“回呛”——“月亮上面又不会下雨!” 小撒叔叔留下了一演播室的“尴尬”。
未来已来,过去未去。不忘来路,方知前路。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在小撒叔叔的“尴尬”中,在承载着“人类在月球上修房子”梦想的月壤砖即将登上空间站去进行“暴露”实验的倒计时中——意犹未尽地下课了!
“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
“我们人不要随大流,要有自己的梦想,有自己的志向,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这是通用人工智能研究员朱院长送给孩子们的话,也是今年《开学第一课》要传递给孩子们的价值观。
孩子们,下课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