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短促而又漫长的一生中,我们在苦苦地寻找人生的幸福,可幸福往往又与我们失之交臂。当我们为此而耗尽宝贵的青春年华,皱纹也悄悄地爬上了眼角的时候,我们或许才能稍稍懂得生活实际上意味着什么!
--------题记
文/ 飞舞飘零
大学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图书馆邂逅这本《平凡的世界》,第一次看完后,书本里的很多情节及人物,都深深的印在了自己的记忆之中,隐约之中,总会浮现出那些人物的变化,但或许是阅历有限,经历不够,还很多事物,并不能真正的去感受并应用于自己的身上,如今从象牙塔里走出步入社会,第二次翻看这本书时,更是碰撞着自己的内心,给予了自己更多的思考及反思。
人生的道路总是坎坷不平,你会为力自己想要的生活坚守多久?付出多少?生活,家庭,工作,亲情,友情,爱情,婚姻,或许是每个人都必须历经的过程,但这个过程却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面临着各种挑战及抨击,在面对这些的过程中,随着你角色的转变,身上的那份的责任也会越来越沉重,有时候即使觉得自己无力承受,却也不得不接受社会的现实,不得不面对人生的变更。要知道,生活不会因为你的不接受而止步,未来不会因为你的止步而停留,时间走过了就走过了,永远不会倒回。
《平凡的世界》一书,以文革时期为背景,以黄土高原为基点,以孙玉厚一家为主线,叙说了那个时期人们的生活环境,描述了孙玉厚四个孩子的变更,其中涉及到的种种,有关家庭,生活,观念,有关亲情,友情,爱情,有关婚姻,日子,琐事,都值得我们去深思并学习。在那个困难重重,生活如此艰苦的环境下,每个人身上都会有不一样的认知,不一样的选择,从而也带来了不一样的人生。在他们追逐自我,奋斗不息的过程中,深深反应了在平凡的世界中,有着一段不平凡的人生。
这是一本适合细细品读,慢慢感知的书,会有欢喜,会有泪点,会有反思,品读过后,相信你也会有不一样的认知。以下是自己在看完这本书后一知半解的感触,成长道路上,愿你我共勉!
一个家,不管是贫穷还是富裕,重要的是温暖的一个氛围,相同的一种价值观。孙家虽贫穷,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从孙玉厚的四个孩子身上所折射出的种种,恰恰印证了这点,也不得不让人佩服及敬仰这一家虽贫穷却不平庸的人生。而这,也正是值得让孙玉厚所骄傲的,孩子们一个个都懂事明理,长得茁茁壮壮的,这就是他生命的全部意义,就是他活着的全部价值。
孙玉厚的大女儿孙兰花,看似普普通通的一个农家姑娘,没什么知识,但她对于爱情的执着,对于婚姻的坚守,却也不得不让人敬畏。第一次陷入爱河,总是让人特别容易沉迷于此,不管是对是错,是好是坏,也会傻傻的坚守着,即使很多人都不看好,在家人眼里王满银也并不是一个好女婿,但兰花却死心塌地跟他过日子,并且给他生养下一男一女两个胖娃娃,取名叫猫蛋和狗蛋。王满银一年四季都在外面逛逛悠悠,赚不了什么钱不说,也帮不上家里什么,但兰花却也从来不抱怨,自己拉扯着两个孩子,家里地里一个人操劳着。在兰花的内心,她不怕这个家穷,她从小就穷惯了,不管别人对她丈夫怎么看,这个忠厚善良的农家姑娘,始终在心里热爱着这个被世人嫌弃的人,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这个男人,曾在她那没有什么光彩的青春岁月里,第一次给过她爱情的欢乐。
兰花,一个对爱情简简单单,对爱人死心塌地的女人,这在现实中已经少之又少了,现实中,很多人都会被物质的东西所迷惑,迷失前方的道路。而兰花的从一而终,不得不让人敬佩,日子虽过的清苦,但内心有那份简单的爱,就是她最大的乐;有对家的认知,就是她最后的坚守。生活,如此简单;婚姻,如此坚守!
孙玉厚的大儿子孙少安,十三岁起,就放弃上学的机会,肩负起家庭的重担,一直都在为家里的人努力着,在少安自己都还是个孩子时,却要帮助父亲养活一家人,出山劳动,维持家里的日常,而且要对弟弟少平和妹妹兰香的前途负起责任来。尽管生活过得艰难,但这个家庭还维系着,这就是少安的骄傲,会让他觉得自己所有的付出与舍弃,都是值得的,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比得上家人重要了。
也正因为少安放弃了学习的机会,回家当了农民,导致后来他人生轨迹的变化,但他能抱怨命运的不公吗?能后悔自己回家当了农民吗?生活的变更,一次又一次的抨击着少安的心,生活的苦难,无时不在挑战着他。每一次的痛苦无助,迷茫不知,都深深的逼迫着少安成长。即使生活贫苦,责任重大,但他内心深处却从未退缩过,他担起了生活的重担,靠着自己的双手,为家人打拼着,只为有一天可以改变现状,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少安与润叶的爱情,没有一个美好的结局,最后就这样不了了之了,对于他们俩人来说,都是一个深深的打击。虽然彼此俩人情投意合,也曾各自争取过,努力过,但终究敌不过现实的残酷。一个是农民,一个是教师,加上家庭环境的差异,让原本深爱的俩人,不得不因外界因素而分开,各自选择了另一个人生伴侣,是无奈,是现实,是被迫,一切都只能听从上天的安排,有时候,即使很不舍,想要争取,命运却又一次次的警醒着你,让你不得不认命!
在这段感情中,一切都毫无办法,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只好听命于生活的裁决。这并不是宿命,而是无法超越客观条件。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实现。深爱的俩个人,最终没能走到一起,却在彼此的生命中,留下了不可磨灭地记忆,那段过往,深深地埋藏于彼此的内心,伴随着他们走过往后的岁月。
为了彻底的断了润叶的念想,少安狠下心,让家人给自己找了个对象,面对从没见过面,毫无接触的人,却要即将成为自己的妻子,与自己共度一生,面对这样的事实,少安也想过逃避,躲闪,但踏出了第一步后往往就没了回头路可走,只能抛下过去,重新开始。
秀莲第一次见到少安时,就深深地爱上了眼前的这个男人,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一见钟情吧,从那一刻起,秀莲也就认定,少安就是她非嫁不可的对象,不管少安的家庭状况如何,不管他以后的命运如何,她都认定要跟随他,与他同甘共苦,组建家庭。少安与秀莲的结合,也就因为秀莲的执着坚持,才有了他们往后的生活,也让他们有了全新的开始。
少安与润叶的分离是不幸的,但少安却又是幸运的,失去了那份与润叶刻骨的爱恋,却拥有了秀莲不舍不弃的追随。也许,这也正告诉着我们,不是感情有多深厚,就一定会有着美好的结合。婚姻的最终结合,会有关时间的考验,更会有关俩人的合适度,是否有那份姻缘!
秀莲的善解人意,背后默默的付出与支持,给了少安许多无形的力量,而少安的孝顺,上进,不怕苦,不服输精神,让秀莲甘愿与他吃苦,共进退!从少安和秀莲的身上,作者刻画了什么叫患难夫妻。少安一次又一次事业的失败,生活的起起落落,让俩人的心走得更近,也更难割舍。虽然秀莲小学毕业,没什么文化水平,但她对生活的认知,对少安无畏的爱,却不得不让人称赞。面对如此的生活重担,不是谁都可以轻易做到共进退的,不管生活是好是坏,秀莲都始终如一的陪伴在少安身旁,照顾他的生活,给予他温存,鼓励他走出困境。不得不说,失去润叶的少安是不甘的,但得到秀莲却又是如此的幸运!只是命运很无常,在少安东山再起,过上好日子的时候,秀莲却又得了肺癌······作者这样的刻画,或许是想告诉我们,有些夫妻,只有共苦的命,没有同甘的福!
润叶与李向前的婚姻结合,或许从一开始就是个错误的开始。润叶只是因为少安跟别人结婚了,加上她二爸工作的关系,答应了这场政治婚姻,委屈着自己,将就这样的选择,过自己不喜欢的生活。生活一次次的在打击着她,让她失去了最爱的少安,放弃了那段真挚的感情,最后也把自己的一生赠送给了一个自己毫无感情可言的人······而李向前对润叶却是有着很深的爱慕与喜欢,明知没有结果,自己所做的一切会让润叶反感,也争取来了这段一厢情愿的婚姻,即使婚后的生活并不幸福,却也不舍得放手,反而一直默默为润叶的家人做着一切力所能及的事,尊重着润叶。
在他们结了婚后,由于润叶的坚持,不妥协,导致他们婚后的生活只是有名无实的存在,那样的生活也都使彼此痛苦与难受着,但向前却怎样都不肯选择离婚,就这样分居着过,两人各过各的日子,各干各的工作。但这样的平静,几年之后,却因为向前的一场车祸所改变了,向前因为那场意外的车祸,失去了双脚,从此远离了他酷爱的开车工作,但却得到了润叶的关爱及照顾······
在完好无损的岁月中,因一些无法超越的内心阻碍,而使得彼此在错失,向前在还没出车祸前,润叶是不会主动找他的,他们虽是夫妻身份,却是有名无实的,但在向前失去双腿的那个时候,润叶却转变了态度,担负起妻子的责任,服侍着向前。也许,天意就是这么戏弄着人,很多事,都要转个大弯,彼此才会靠近。
润叶与向前的结合,不能说是悲剧,最后,他们拥有了自己的孩子,家庭生活也一切都顺利起来,在向前失去双腿后,自己也学了另外的技能,靠自己的双手去工作。这样的结果,也许就是对他们来说最好的塑造了,没有轰轰烈烈的开始,却有平平淡淡的守护。生活,如此;岁月,静好。
孙玉厚的二儿子孙少平,在整本书的篇章中,也许是塑造最多的一个人物角色,以他为开头讲诉他的读书生活及家庭环境,最后也以他为结尾讲诉他在大牙弯的坚守及变化。少平在经过岁月的打磨,生活的洗礼后,一次比一次坚强,内心也越来越有主见,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并懂得去为之努力奋斗,争取自己想要的一切。少平从一个毛头小子,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小孩,慢慢在自己的选择及坚守中走出了那个狭窄的小村庄,去外面的世界闯荡打拼。他在增长了自己的阅历后,也在不断的丰富着自己的精神世界,不管生活条件多艰苦,也不忘去通过阅读书籍,丰富自己,改变自我。也正因为少平身上的那股对知识的渴望,不怕苦不怕累的劲,才成就了往后的他。
一段懵懂无知的感情,在不知不觉中激起,却也在现实中打破。在面对郝红梅与少平的那段感情时,不能说是郝红梅世俗,也不能说她对少安是完全没有感情的,只能说,她清楚自己的的处境,知道自己想要追寻什么。所以才选择了家境优越的顾养民,放弃了同病相怜的孙少平。
感情都经不起那现实的冲击,为了改变那所谓的贫穷,去追寻一个家境较好的对象,放弃那卑微却真实的情感,值得吗?强求不来的,就要学会放下,学会释怀。毕竟,感情不是一个人的事,只有双方都情投意合,互相信任,才能走得更长远。
少平在面对人生的第一次感情受挫时,没有自暴自弃,没有怨恨对方,只是经历过这么一次感情的考验后,学会了放弃,同时也提升了自我。他认识到: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应该按照普通人的条件正正常常的生活,而不要做太多的非分之想。但普通不等于庸俗,他也许一辈子就是个普通的人,但他要做一个不平庸的人。这些认知对于少平而言,就是这段初期感情的最好回赠吧!追寻做一个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人,但绝不会甘于平庸。
即使生活贫苦无比,但每一次的经历,每一次的考验,都在不断激打着少平的内心,也让他更坚定,改变于他是多么重要。而要改变,就必须不断进取,打开视野。内心深处的认知,加上生活的现实,在一点点支撑着他前行,也在慢慢的改变着。
少平与红梅的爱情没有延续,机缘巧合让少平遇到了晓霞,从晓霞的身上,给予了少平许多全新的认知,对自我的思考,对书籍的渴望,对人生的定位,很多都是从晓霞的身上获取的。大大咧咧,出身优越的晓霞,从一开始就对少平有着不一样的认知,她觉得,少平虽然出身贫穷,是个农民家庭,但他内心对于生活的认知,对于人生的看法,常常都让晓霞另眼相看,觉得他是一个不一样的人。
在读书时代,晓霞与少平并没有以恋人的关系走到一起,只是俩人特别情投意合,经常走在一起互相交谈,交换各自的思想,晓霞也把自己看过的书籍,都借给少平看,慢慢的,俩人也越来越有共同话题。每一次,都能在交谈中,给予彼此不一样的认知。这样的交谈,一直维持到他们毕业,毕业后,因为各自的选择不同,俩人的道路已经出现了分岔,晓霞是有条件可以继续深造,去追逐自己的理想,但少平源于家庭的关系,只能选择回家去帮忙,他清楚家里能够让他在那顺利毕业已经很不错了,自己不能在去强求什么,即使内心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命运安排,即使内心深处也有自己的追求,但基于现实的原因,只能去选择接受。
少平在毕业回家后,出山做过劳动,在村里当过教师,进城当过工人,最后,才到大牙弯当了旷工,也选择留守于那里。少平的这一生,平平凡凡,普普通通,但他的内心深处,却是一个不愿甘于平庸的人,即使折腾过后,没有想象中的结果,却也不悔于自己的每个选择。少平生活轨迹的变化,源于他那内心的不安分,不愿甘于眼前的生活。如果从一开始,他就安分的在家过起农民的日子,不去思考,不去阅读,不去尝试,那么就没有后面所发生的一切,不会有他与晓霞的凄美爱情,不会有他人生轨迹的大转变。
原本以为,少平回家后,会就这么平平静静的过完他往后的岁月,再也没有机会走出去。从农民到教师,这样的安排也算好了,但生活却又一次的跟少平开起了玩笑,让他失去了当教师的机会,这意味着,他又只能回家当农民吗?在经过种种煎熬,面临一次又一次的选择后,少平终于做出了一个决定,他要走出去,不愿意待在这样的小村庄里禁锢自己的思想,变得安逸。即使一无所有的开始,即使是选择在工地上给人打工,做苦力,但是他都不在乎,都忍受着这样的磨练。因为他内心清楚道路是自己选的,所有的苦,他都得默默承受着。为了在内心深处寻找生活的真谛,追寻那份自由,他一直在前行着,即使脚步缓慢,即使挫折不断,但这一切都没有将他打倒,反而越挫越勇。
少平在城里打工的日子里,让他又与晓霞重遇了,俩人虽有很长一段时间断了联系,但再次相遇,那份友情依旧在,那种无话不说的交谈依然存留。还好,过往的岁月,并没有把他们的友情打磨掉,并没有因为彼此的距离而疏远。虽然眼前少平是只是个给人做苦力的打工者,而晓霞是一名在校大学生,身旁比他优异出彩的人多的是,但少平身上流露出的那份与常人不一样的气质,让晓霞所迷恋,并为之敬佩。所以,晓霞喜欢与少平待在一起,互相交谈,分享彼此各自的想法。晓霞也像学生时代那样继续帮助少平,每周借自己读过的书籍给少平,这其中还有她自己的一点小心思,因为这样,她就可以每周都见上少平,与他交谈上话。之前毕业时碍于时机的不成熟,晓霞没有把自己内心的那份喜欢说出口,但缘分让他们再次相遇上,这一次,她多想把握住这样来之不易的机会。
在这样的断断续续交流中,让他们彼此都产生了爱慕之情。少平心中清楚,自己对于晓霞的那份友情,不单纯于停留在友情层面而已,但想到自己的处境,要想跨越,要想向晓霞坦白,却不是那么轻易能踏出的。就这样,他们的关系这样维持了一段时间后,终于在那座山上打破。那一次,他们依旧像以往那样去爬山,散心,在爬到山顶后,俩人的话题聊到这个,然后,谁也没有点破,只是用一个吻,给了彼此最好的回答。从那一刻开始,他们不在像朋友之间相处,而是正式转变成了恋人关系。他们也因此定了个约定,一年后的今天,不管俩人身处何处,都要在那个山顶会合相见。
在往后的岁月中,少平心中不在单纯为自己和家人而活,他的生命中,从此多了个让他挂念的人,也正因为她的存在,也让他更懂得去思考生命的意义,追逐生活的脚步。在给人做苦力,打工的日子里,是艰苦的,但内心有那份支撑在,少平会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晓霞的陪伴与鼓励,给予了许多无形的动力,让他那枯燥却艰难的揽工生活,留下了些许色彩与温暖。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少平有机会去大牙弯当旷工,进入公家的门槛,成为真正有工作的人。在那个时代,并不是谁都可以轻易进入那个门槛的,只因为少平曾经在揽工过程中,结识了一个主家,让少平上了城里的户口,也给少平寻找了这么个机会,让他有份稳定的工作。当时少平并不知道,那个好心的主家所做的一切,其实都是有预谋的,他们只不过看上少平的为人,能吃苦耐心,又孝顺,想让少平当他们的上门女婿而已,不然也不会那么热心的帮助少平,给他寻出路。
有时候机遇就这么凑巧,来得不早也不晚,少平很开心自己有那么一个机遇,去更远的地方,开始自己新的生活,改变自己的生活。在进入大牙弯之前,少平心里也早就有了准备,去到那里,生活也并不会轻松,需要不断的付出劳动,也需要坚忍的内心。还好,从小到大的生活环境,已经练就了他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学会了去接受命运的安排及改变,也学会了靠自己的双手去争取自己想要的生活。因为少平清楚,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有靠自己去争取努力,才会有改变的希望,毕竟人生不是因为看到希望才去努力的,而是因为努力了才会看到希望!
在大牙弯的旷工生活,并没有比揽活打工的生活轻松多少,反而来说会存在一份危机感,下矿开工的过程中,随时都会有发生危险的时刻,所以要时刻警醒自己,小心,小心,再小心!为了自己的生命,为了家人,为了自己挂念的人,怎样都不能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每一次的下矿工作,都必须打足精神,留意每一个变化,团结身边的同伴,共进退。旷工生活虽艰辛,但少平并没抱怨,反而是打从内心去接受这样的生活,毕竟,能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能有一个不错的收入,是很不容易的,眼前吃这点苦又算得了什么呢!
到了大牙弯工作后,少平依旧每个月固定给妹妹寄生活费,给父亲寄建房子的费用,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帮助妹妹读完大学,帮助家里建起一个像样的住所,让家人过得更舒适。少平内心是这样想的,也一直用行动在与命运对抗,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庭的状况,走出那个贫困的状态。
在大牙弯的岁月,少平与晓霞的距离虽被隔开了,但俩人的心一直都在一起,他们通过书信,通过书籍,在互相交谈,感情反而更加深厚。旷工的生活简单枯燥,但少平内心有那份动力在激励着自己,所以不管多苦,都会愿意去坚持。这期间,晓霞也曾去过大牙弯看过少平,在还没亲眼所见时,晓霞只是想着会很苦的环境,但真正去亲身所见时,才真正震惊到了她。在用生命去努力付出的工作,少平究竟忍受着怎样的苦难?又会有多少人愿意坚守?她担心少平的生命会随时发生改变,但她也清楚,自己的反对不会换来少平的离开,她了解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也清楚他自己选择的道路是为了什么。所以,除了嘱咐他千万小心外,她只能把自己的那份万分担忧放于心中,祈祷他平安无事。
谁都想不到,那一次他们的相见,居然会是他们的最后一面,还没实现那个约定,俩人就这样被分开了。晓霞作为记者,在报道一个洪灾一线的真实情况时,为了救一个小女孩,不顾一切的前往去救那个小女孩,救回了小女孩,最后却牺牲了自己的性命。这样的结局,是谁也没想到的,少平知道的那一刻,怎样都不相信这是真的,直到收到晓霞的爸爸的消息,叫他前往黄城,那一刻,他才意识到,这是真的事实,他亲爱的晓霞就这样远离了他·······
晓霞在日记中写到:爱情对我虽是“初见端倪”,但已使我一洗尘泥。我放纵我的天性,相信爱情能给予人创造的力量。我为我的“掏炭丈夫”感到骄傲。真正的爱情不应该是利己的,而应该是利他的,是心甘情愿地与爱人一起奋斗并不断地自我更新的过程;是融合在一起,完全融合在一起的共同斗争!你有没有决心为TA而付出自己的最大牺牲,这是衡量是不是真正爱情的标准,否则就是被自己的感情所欺骗······
晓霞对于生活的热爱,对待爱情的执着,对于工作的奉献,是值得很多人学习并尊重的,只是生活总是很戏剧化,让如此相爱的两人,就此分隔了两地,这段刻骨的爱情,因此被划上了不完整的句号,他们之间的相约,也就此终结。是好是坏,没有一个绝对的定义,留下的,只有无尽地思念与幻想。
在大牙弯,让少平有幸遇上了很有爱的王世才一家人,也是少平的师傅,他师傅在工作上给予了他许多帮助,在生活中更是给予了他无数照顾,常常下了班后,少平的师傅就把他叫到家里去吃饭聊天,师傅的老婆惠英,儿子明明,也都很喜欢少平,一来二往的,少平也习惯了这样的串门,也很喜欢他们一家人,让他感受到他们是一个很温暖的家。
作为煤矿工人,下矿工作,是随时会有生命危险的时刻,有时候不管多么小心谨慎,该发生的时候,还是避免不了,师傅王世才的意外,是谁都无法预料的,作为一班之长,师傅在有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救了队友的命,却牺牲了自我。谁都想不到,这样的噩耗,会发生在师傅身上,这样的打击,对于师傅的家人来说,也是个很沉痛的事实!
事已至此,已无力去改变这事实,少平为了安慰惠英嫂和明明,每天下了班后,都去师傅家里帮忙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给他们做饭,打扫屋子,跟他们聊天。慢慢的,让他们走出这个阴霾,重新面对生活。这样的来往,也让外人开始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们的关系,觉得他们不单纯是师娘的关系,肯定还有点什么。少平对于这样的议论,并不理会,只是做着自己该做的事,只有他自己清楚,师傅一家人对于他来说的重要性,一直以来的照顾与爱戴,不是轻易可以回报得完的。
师傅去世后,由于少平的担当与魄力,接替了班长一职,从此,少平身上的那份责任也更重大了,每次下矿,都要更加警醒,去留意身边的每一个变化。只是命运的无常,再一次验证在少平身上,那一次的下矿,意外还是发生了,来不及思考和反应,少平就失去了意识······当再次醒来时,已经身在医院的病房了,在他睁开眼的时候,他意识到一股不祥的画面。确实,那个意外,让他毁了容,救回了性命,却也在脸上留下了伤疤!
在少平内心,是无力去接受晓霞、师傅的离开,接受自己的毁容的,但命运总是这样与他对抗,在打磨着他,让他那颗脆弱的心,一点点变坚强,接受无力接受的事实。面对未知的生活,他依旧迷茫着,但他内心也清楚自己的处境,所以,拒绝了妹妹男朋友的帮助,毅然的选择回到大牙弯,继续他的旷工生活,感知未知的生活。未来未到,谁又知道还会发生些什么,遭遇些什么呢?
孙玉厚的小女儿孙兰香,虽然是家中最小的,可是她从小也就清楚家中的境况,知道家人的不易,在还小的时候,她能做的事有限,能帮家人的东西不多,但她却非常懂事和勤快。每当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后,她无力去帮助解决问题,但她会默默的做着家里的家务,做着一切她能干的活。
按说,兰香是家里最小的娃娃,应该娇惯一些,可因为家庭条件有限,十几岁了,还没有过一件像样的衣服,身上还七长八短地穿着前两年的旧衣服。但这一切她都不在乎,她知道家里的状况,家人能供她上学,已经很不错了,她不能去与别人攀比什么,她能做的,就是尽己所能,好好学习,对得起家人的付出与信任。
由于兰香的聪明与努力,她没有让家人失望,一直以来的成绩都是名列前茅的,最后高考时也是以高分考上了重点大学,开启了她的大学梦。兰香的一路看似平平淡淡,没有什么太大的波折,但这一路的不易,只有她内心最清楚。兰香像她二哥少平那样,内心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理想,不愿甘于平庸,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双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属于自己的未来。
在兰香的内心,也一直很崇拜少平,一路走来,也是少平在不断的鼓舞着她前进,激励着她去争取属于自己的生活。少平曾在信中这样对妹妹兰香说:人的一生总应有觉悟时期,但这个觉悟时期的早晚,对我们的一生将起决定性的作用。实际上就是说我们应该做什么人,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我们出身于贫困的农民家庭------永远不要鄙薄我们的出身,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将一生受用不尽;但我们一定又要从我们出身的局限中解脱出来,从意识上彻底背叛农民的狭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
少平和兰香的生活,都是在一个个苦难中走过来的,虽然出身农民,生活贫困,但他们内心对于生活的热爱,对于未来的追求,却是不可忽视的,也正因为他们内心对未来有这样的认知,才努力改变眼前的现状,让自己得到更好的蜕变。从他们身上,也告诉了自己:不管身处怎样的处境,一个人的价值观,思想意识,决定了他能走多远。当你内心坚定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总会从中去寻找突破口,即使每前进一步都很艰难,尝试过后,却会让你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兰香在大学的校园中,遇到了自己值得相守的另一伴吴仲平,虽然俩人的身份有很大的差距,吴仲平是省委副书记的儿子,而兰香出身于农民,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的关系。他们的相爱,无关于身份,无关于阶级,只是单纯的喜欢彼此,两人的思想价值观一致,有着共同的话题,所以走到了一起。他们的恋爱模式很简单,常常都是在思想的碰撞中,去了解彼此,这也给到彼此更多的思考,打开彼此的思路。也许,这就是让他们互相依赖,互相爱慕的原由。爱情,简简单单就好,不需要太多的理由!
在这本《平凡的世界》中,作者对于他们每个人的描述,都在内心深处触动着自己,也更多的给予自己思考自我。未来的道路,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家的重要性是什么?想要追随一个怎样的伴侣?眼前阻碍自己前进的障碍是什么?为了得到这些,自己又愿意去付出多大的努力去争取,去实现?一个个问题,都在脑海中旋转,或许目前答案还很模糊不清,但都没关系,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问题,会不得不面对,答案也会越来越清晰明了。
回想自己这一路的成长,平凡不已,没有太多的波折,但每一步的成长自然是离不开家人的付出,所以要感恩家人无偿的爱护与支持,无论走到哪,内心深处都要记得他们的存在,并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回报他们,其实家人要求的不多,或许一个电话,一句问候,一段陪伴,都会让他们感到满足,仅此而已!同时也要感谢过往一路伴随和鼓舞自己成长的小伙伴们,有了你们的存在,才让自己的生活充满了色彩与希望。愿未来,我们都可以努力成长为自己想要的样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与自己喜欢的人相守相伴相依至永远!
亲爱的,在二十几岁的年纪,或许依旧会迷茫不已,迷失方向,但请不要害怕改变,不要畏惧经历,更不要拒绝尝试。要知道,每一个选择,每一段路途,每一场历练,都会给予自己不一样的认知,都会更好的磨练自我。愿成长道路上的你我,都可以在各自平凡的世界中,追寻那不平凡的人生!
仅此,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