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0月水星备忘:实在界与主体意志的齐泽克式简析

10月水星备忘:实在界与主体意志的齐泽克式简析

作者: Yahtar | 来源:发表于2017-11-02 14:46 被阅读0次
    10月水星备忘:实在界与主体意志的齐泽克式简析

    上周结束的《实在界的面庞》实实在在的是一部烧脑巨著。不知道别的同学怎么样,我可是在被齐泽克如拥有无限虫洞连接一般自由穿梭的大脑宇宙中被甩来甩去。如同网页跳转一般的从黑格尔的辩证法调跳转到科幻电影,又从马克思主义跳转到的电子宠物、网络空间和虚拟世界。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最心惊肉跳也最精彩刺激的就是你根本不知道他下一步要将把话题引向哪一个概念方向,或者突然来个拉康式的性倒错或者黑格尔式的同义反复给你的思维框框来个几百几十度的大反转——简直就像过山车一样——并且,没有深厚的知识底盘,就像抓不住这思维的快车一样直接被甩了出去。这也揭示了两个重要的本质,其一即理念世界的构建与发展是一个不断降熵的过程,看似毫不沾边的学界范畴指向的是一个拥有逻辑自洽的运作本质;其二则是学科以及经验范畴划分的本身并不决定于范畴本身,而是决定于人,拥有强大的直觉天赋和高维理念层次的人处于范畴维度之上(当然反过来就是很多人处于范畴维度之下,被牢牢的格式化在范畴中),他们看得到并且娴熟的运用着这个自洽本质,能横穿范畴而不会受到任何范畴边界的阻碍,这样的人被叫做天才。

    回到这本书,为了对没有看完的同学们做一个归纳,我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主要讲了个什么,当然,作为拥有“虫洞级”脑回路的齐泽克的文集,它实际上承载了几本书的信息量,如果加上理解他引用的概念所需要的外延知识支撑,恐怕最概括性的介绍也无法控制在一篇备忘录里。这里就只用哲学研究模式中的两个基本点的关键词来说明:是什么?怎么办?实在界是什么?我们该怎么办?

    实在界是什么?——这个提法相当片面,因为如果没有一个主体性的对立存在,实在界作为一个客体将没有任何存在意义,或者激进点说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实在界”。所以准确的提法是拉康的“实在界-想象界-符号界”三段论中的实在界是什么。其实如果用一个反相的论证模式,实在界的存在会更好理解,那就是“绝对无法使用感知、符号逻辑和想象而经验的客观世界”。并且这样的世界是相对存在的——对于几千年前的人类是属于实在界的存在,已经有不少被认知,被逻辑格式而不再属于实在界,当然这也就揭示了实在界的绝对不可认知性——人类永远也不可能去认知整个实在界。并且在物质和符号的范畴上,符号作用与物质作用同样有着绝对不可通约性。使用计算机工作的原理来解释就很好理解:在网络聊天中我们完成了一次“你好”“再见”的对话,或者在游戏中操作勇士消灭了一只怪物,我们在这些语言、像素和函数公式构成的符号里完成的交互作用,在处于底层的硬件中不过是上百万次的电子“通过”和“不通过”的组织集合。就这些高度集成的“小开关”和通过的“电子水流”本身而言,它们毫无意义,是我们的行为赋予了它们意义,当然这个赋予意义即使穿透最表层的聊天或者游戏,也最终在开关表示的0和1前戛然而止,无法也不可能进入物质本身。回到“现实”世界,人类的一切交互活动,不管是政治、战争、科学研究、文化艺术,哪怕当前已知的主体的客体承载物,我们人类的生老病死,也同样只在符号的范畴中运作,同上一个例子一样,我们的底层硬件也不过是分子式的转化、三种力的作用、量子纠缠于波函数坍塌、弦理论……生与死对我们而言的重大意义,也只是实在界物质运行中的一瞬。包括这样的研究本身,也不过是我们在用符号与逻辑来解释实在界,无论多么深入,得到的只是可无限小却永无穷尽的本质论进程。这样就引出了两个必须回答的问题,即实在界的对立面——符号界与想象界又是什么以及我们该怎么办?相对于无论如何都无法有意义的实在界,那么意义就全被包裹在了想象界与符号界里,由想象界到符号界的过渡过程也正是一个由原始的欲望-幻想凝固为意义的过程。这里我们引入另一个概念,我们是否可以把想象界与符号界理解为觅母的复制扩张之世界?觅母的提出仅仅不到40年的时间,似乎也不并不受到学界的重视,也许它与无意识一样很难做到科学研究所必须具备的证实-证伪性,不过这恰好说明了觅母理论的浓厚的实在界基础。尽管这一理论尚未展开,觅母却可以帮助我们很直观的理解想象界与符号界的整体模型以及想象界与符号界,和实在界的彻底不可通约性——尽管剥离一切人类的主体性意志之后,不过是实在界的自然规律的活动,觅母团体的存在不会改变自然规律的一丝一毫,但是觅母团体的存在却实实在在的将自然界改变了——毕竟超级城市和人工智能依靠自然界的缓慢演绎是基本不可能的(当然我们也可以同义反复的认为,觅母团体的演化同样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不过这个划分本身就体现了觅母团体的主体意志),这样说来,人类的主体意志和它的衍生物制造的想象界和符号界应该就是“纯粹的人造物”了。

    以上从拉康以外的视角窥对实在界、想象界与符号界进行了一番简略的描述,当引出人类的主体之后,我们便可以进入下一个关键词了——怎么办。本书中齐泽克并没有告诉我们怎么办(说实话,告诉别人怎么办,不是现代哲学家级的人物该做的事),而是以他丰富的跨界知识和高维的认知解构历史上的一切人类的“怎么办”和“这样办”的历程,这个历史上指的可不仅仅是真实历史,还有各种艺术作品和文化衍生。在符号世界里,人类的真实历史与非现实文艺作品的关系可以理解成:在同样的想象性构建的道路上,人类历史选择了一条,文艺作品选择了剩下的。这样一看,如果我们以人类的未来提出这个“怎么办”的话,事实上,回答怎么办的行为等同于在实在界中寻找逻辑规律,毕竟人类社会发展的时间轴的最前锋就是实在界——你怎么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如果过我们以我们个人作为单位的主体来提出“怎么办”这个问题,其实,这无法统一回答。在这个方面,使用康德的道德律令模式那就再适合不过了,在康德那里,不是“怎么办”,而是“你必须办”,这个你字请自行加上重点符号,也就是说,在回答作为个人的主体怎么办时,重点不是教你怎么办,重点在于,这个“办”的主体时实实在在的自己,而不是经由你代理的“他人”,拉康语境里的大对体。这也是书中探讨频率最多的关键词,甚至超过了书名中的实在界本身(毕竟作为一个永远无法经验的世界,讨论它本身不如讨论在它的存在下对我们自己可以经验之世界的影响)。那么关于个人主体,剩下的就不言而喻了——成为独立的合法主体,坚持自己的道德律令——这是最直接的“怎么办”。

    当然“怎么办”的语境中,如果没有一个经由个人主体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的“怎么办”提出来的话,个人主体的怎么办轻易就能把整个符号世界摧毁(反过来也一样)。这也正是符号界千年来的终极悖论——个人意志与集体意志的辨证,尽管按照精神分析式的主题成长的分析,人类世界经历了懵懂的原初状态、自我浮现的主体化时代,卡农的中心化时代,现在已经可以以强有力物质基础和自我意识进入到去中心化时代,但是可以相信的是,集体意志的大对体与个人意志的主体间的碰撞磨合与协调依然会继续下去。对于指向实在界的未来,我们应该更多的去使用想象界来涂抹出一些希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0月水星备忘:实在界与主体意志的齐泽克式简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wgo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