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皆是为了达到目的所立下的
真的是原生家庭的错吗?
当原生家庭概念和分析越来越多,我们开始把自己无法改变的错误,无法承认的胆怯统统归结于原生家庭,一切都是这个的错。
然而真的是这样的吗?它是唯一主要的原因吗?虽然阿德勒不否认,但是却指出相反的看法--一切的行为都是自我为了某种目的而产生的。比如:小时候,爸妈总是会拿“别人家”的孩子与我对比,所以导致现在的我自卑,没有主见等等,可是在阿德勒的心理理论来看,现在的我自卑,是为了达到“逃避,不愿承担面对失败的目的而寻找的借口。,甚至是利用自己的不幸当做武器支配父母,推卸责任的方式之一。
我们只是没有面对改变的勇气而已。
如果一切都是原生家庭的错误,这种因果论会让我们陷入无法更改的窘境,因为过去是无法改变的。而如果目前所面对的问题(心理的缺陷)是为了某种目的而产生的,那么只要赋予新的目的,我们就有可能获得幸福。
自卑感是一种虚假追求卓越的表现
人们常说价值来源于社会意义,正因为在社会群体中,我们想要表现卓越,认为别人的成功就意味着自己的失败,所以总会一直自卑下去。甚至这种“想要优越情结”可以满足自我的存在感,比如,如果我小时候爸妈遗弃我,所以周围的人必须要关注我,迁就我,等等。(我弱我有理)。
而我们只有自我接纳,允许自己为人,做不到就诚实接受,向能够做到的方向努力,与自我的进步想比较,才是获得幸福的可能。
一切问题都是人际关系:各自的课题自己负责。
掌握自己的人际关系卡就是要有不怕被人讨厌的勇气。
关系意味着需求,意味着“满足别人的期待”,父母的,朋友的,同事的等等
而真正的自己是建立“不同却平等的关系”。分离中各自的课题的横向关系。
分离各自的课题是所有的关系的基石。如何分离?就是分清楚事情和后果是由谁来负责的!各自负责自己的课题!比如,孩子自己的课题是学习,那么父母就无法干涉,作为父母只能陪伴左右,在必要的时候提供帮助,但是孩子如何完成这个课题就是他自己的责任。很多父母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往往潜层的目的是让他们自己有面子,胜利,完成未完成的梦想等!
你只能牵马去水池边,却不能强迫他喝水伸手即可触及,但又不踏入对方领域。
看似冷漠,却是非常尊重,平等,自由,没有胁迫,没有期望的态度。
共同体
我们与过去未来,宇宙万物,自我他人都是一个共同体。
一共存在:自我接纳,他人信赖,他者贡献。
承认自己的弱点,不加任何附加条件的信赖,体会自我价值的贡献感(只要存在就有价值),是我们获得归属感,幸福的勇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