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个群上在讨论这个问题:
单亲家庭,真的会影响孩子性格吗?
大家七嘴八舌开始讨论开了。。。。
“我觉得应该不会 主要是看带孩子的那个人 而不是 看名义上有几个人带孩子”
“我认识的两个很好的朋友,都影响(婚姻生活),现在的小孩应该影响小了
要看单亲带娃的那个人,有爱与挣钱能力的,影响会小一些,没有的话,影响会很大。”
“我觉得看自己有没有幸福的能力。
认识几个单亲的孩子,活的特别好。就是妈妈/爸爸在单亲的时候,也过的很幸福,活出了自己。不怨天尤人得过且过。”
“不过,大部分都有影响就是了。概率是这样。”
“我妹当小学老师,他说有影响,家里是单亲的都能看出来,而且每个班都有那种有问题的孩子,五十个人的班里有一个或者两个,要么是智力有问题,要么是精神有问题,有个极端的案例,老师上课的时候,一个女孩就自己走来走去,完了生活不能自理,他爸爸只能每天请假在教室外面等着老师随时叫,这个女孩不缺爱,父母都是40左右高龄才生的她”
“多少会有。看婚姻破裂到什么程度。有些即使不离婚对孩子也影响。敏感是真的。自卑,缺爱吧。家长处理好了会有两个爸爸两个妈妈疼爱。”
整体来说,大多都认可的是单亲家庭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挺大。
5岁那年,随父到了县城后,妈妈一病不起,直到妈妈离世,关于母爱,永远都怀存童年与她在一起的快乐时光片断。
在我成长的岁月里,内心一直渴求被爱,毕竟,内心缺爱,所以外寻找。
外寻的结果便是情路坎坷……
17年婚变,之后便是丫头的一系列不适应。
一年的心理调试,以为她会适应父母的分开,然而元旦夜晚的对话,依然刺痛人心。
01 对话
元旦的狂欢,每一步奔跑都充满笑意,Eve看着丫头的欢乐,双眼的爱意一直甜到心里……
今晚,丫头应该可以甜笑着睡去吧,Eve心里暗暗想到。
“妈妈……妈妈……嗯~~,妈妈……”
“怎么啦,宝贝?”
“妈妈,我不想和你分开”丫头侧身钻进怀里,双手搂住脖。
“妈妈一直没有和你分开,一直都陪伴你的左右呀”妈妈温柔的摸着丫头的小脸
“可是我的愿望是——爸爸妈妈婆婆爷爷永远住在一起”泪花在眼里打转,侧身背对妈妈,压抑着让自己不哭出声:“我和妈妈在一起的时候想婆婆,和婆婆在一起的时候想妈妈……呜~呜~呜~……”
Eve心里酸楚,一年了,这是令她最头痛的哭诉,却又不得不面对,“嗯,宝宝,妈妈爱你,妈妈,想知道,为什么每次你到妈妈这里总是会哭呢?”
“我就是不想和妈妈分开”
“我们从来没有分开过呀”
抽泣着“可是,我就要妈妈和我们住在一起……我不要一会住这里,一会住那里,好累!呜~呜~呜~”
“妈妈知道,宝宝心里是不是特别难过?想哭你就哭吧,妈妈一直都陪着你……”
“哇~哇~~哇~~,妈妈……我就要妈妈……”
……
Eve搂住丫头,让她尽情的发泄,她知道6岁的丫头,承载了太多本不该她承载的压抑。
……
“宝宝,哭过之后好些了吗?”
“嗯”丫头点点头。
“那,你可以多和妈妈分享一下你的心里话吗,比如,你和婆婆爷爷爸爸在一起的时候也会这样哭吗?”
“没有”
“为什么呢?”“我怕”
“怕什么呢?”“怕爸爸,爸爸很凶”
“爸爸一般什么时候凶里呢?”“我做作业的时候”
“哦~~,那你考全班第一,成为学霸姐姐,开不开心呢?”“开心!”
“对啊,那你觉得爸爸爱你吗”“嗯!爱!可是我还是怕他”
“那你会和爸爸说心里话吗”“我不敢,他会不高兴”
“一般说什么的时候他会不高兴呢?”“说妈妈……”
“那你希望爸爸幸福开心吗?”“希望啊,所以我不敢和爸爸说”
“嗯,宝宝担心爸爸不开心,是因为宝宝也爱爸爸对不对,可是呢,爸爸也爱宝宝,可是你什么都放在心里,爸爸不一定知道怎么爱你呀,你是爸爸妈妈的第一个宝宝,爸爸妈妈第一次做爸爸妈妈,宝宝也要多告诉我们你心里的想法,我们才知道你的需求,才可以学会做爸爸妈妈,对不对?所以,下次心里开心的,不开心的都告诉爸爸妈妈,这样呢,爸爸妈妈就可以变得棒棒的,我们大家也可以一起变得幸福快乐了,是不是?”
“嗯!妈妈,还有……”
“还有什么呀”“有时候爸爸会带阿姨回来……”
“嗯,那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呢?”“我不开心”
“为什么不开心呢?”“因为看到阿姨我就想到妈妈”
“那你讨厌阿姨么”“不讨厌啊,但是我就是不开心”
“嗯,那很好啊,你不开心是因为想妈妈,那你就和妈妈联系。你看,你有爸爸妈妈婆婆爷爷爱,爸爸也想有人爱他对不对,爸爸和阿姨在一起很开心,那我们一起祝福爸爸,因为我们都希望爸爸幸福快乐,对不对?”
“嗯,可是我就想爸爸妈妈在一起啊”
“嗯,妈妈知道,可是大人之间有时候也很奇怪,就像你和班里的小同学一样,有些同学你特别喜欢在一起玩,可是有些同学在一起呢,就总是会闹矛盾呀,吵嘴呀,那爸爸妈妈也特别想能一起愉快的玩耍呀,可是找不到有效的方法,这和宝宝没有关系,可是,爸爸妈妈都很爱宝宝的,对吗?”
“嗯!那你们为什么不能玩耍在一起呀?”
“嗯,妈妈也在找原因呀,那你早一点睡觉觉,让妈妈好好想一想好吗?乖~~”
“嗯,妈妈,晚安~”
不管在一起,还是分开,做到让孩子感受到父母还是爱他的最重要。
分开后三年来,每次见面都要做的便是和丫头做心理沟通和交流,孩子在我这哭的频率减少了,随着丫头年龄增长,她也开始不太愿意畅开心扉了,更多的是会去做一些她认为我会开心的事讨喜我,或许有人觉得这是孩子懂事了,在我内心却又心生另外的担忧……
我今天群里问这个问题时,我又问她,她的回答还是在意。
怎样的环境才是孩子健康的成长环境呢。
一个字爱,却很难。
记得,刚单身的那年,呆在家里连续看了几天中国式相亲。
深切的体会到,原生家庭塑造不同个性的孩子。
单身家庭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或多或少多了些敏感。
社会对单身家庭的孩子 ,或多或少带有一些有色眼光。
结婚要趁晚。
或许在我们心智相对成熟的过程,选择的婚姻更稳定。
而稳定的婚姻,幸福美满的家庭,才是孩子最好的成长环境。
嗯,每一个优秀的孩子身上,都是源于父母也同样的优秀品质。
给不了一个完整的家,那就努力做她心中榜样的母亲吧
刘同在《向着光亮那方》里写的:
我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当你真真正正花很多时间去努力干好一份工作、经营一个爱好时,生活也自然会给予你相应的回报。如果还没有,那就表示努力得还不够,时机未到。
加油!Better better better!
202002008写给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