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轻盈的无为:吴兴华《随笔》

轻盈的无为:吴兴华《随笔》

作者: 段学生 | 来源:发表于2018-08-28 03:01 被阅读40次

随笔

吴兴华

巷口的小学校在五点钟

关门了,静默重新阔步起来,

唯有几丝幼小者的啜泣,

似乎被人留下。

炊烟凝定在空中,

木叶如一群灰鼠爬着

空气的阶级梯,上,上,又上,

然后头朝下地落下来。

点亮了灯,小店又呈露活气-----

一个女人围着白的围裙,

用笤帚敲着地,

咒骂一条似在深思的狗。

月,夜的浅蓝胸衣上

一颗不很亮的扣子

然而有着异常魅惑的光辉,

升上来,正缀在学校的旗上。

三天之前,我还没有听过“吴兴华”这个名字,但是当我翻开他的诗集,我知道这是一个不应被遗忘的诗人。1937年,16岁的吴兴华考入燕京大学,同年发表诗作《森林的沉默》,一举成名。1966年,在那场全民劫难中很不幸地死去了。

吴兴华的诗给我的第一感觉是轻盈,古典,同时又有着白话诗的清新,但他不狂热,像个文质彬彬的忧郁少年,倾诉着一种对古典的忧愁,那种忧愁是什么,可能他当时也未必能说清楚,如清澈的晨雾。按理说,雾使人看不清楚,怎么会是清澈的呢?可是晨雾不一样,晨雾干净,使人心怡,但同时,它朦胧,它不是简单、粗浅的。

这首《随笔》,是以随笔的笔触、随笔的情绪写就的一首新诗。你看不出他有什么很“重要”的话要说,你可以说他在写一种“闲适”的心情,但是归纳法与诗兴正是截然相反的,要谨慎地使用手术刀来切割轻盈无为的诗作。

《随笔》处处都显得“轻”。躲在「巷口的小学校」,那么地不起眼。「几丝」幼小者的啜泣,而不是“几声”。「凝定」半空的「炊烟」,那么懒惰,都懒得再往上升上去。说“树叶”就显得凝滞和重了,「木叶」是和湘夫人一体的袅袅轻盈(屈原的贡献)。小店又「呈露」活气,不是“呈现”,也不是“显露”,仿佛带着怯意和抱歉。女人用笤帚敲地斥狗,或许是全篇最“重”的动作了,可是句子本身不重。挑毛病的话,“似在”二字连用音节上显得稍稍拗口。「浅蓝的胸衣」,「扣子」都是轻盈的词语和想象。在重量上,全诗每个小节都互相合宜,如同一个娉婷婀娜的女子,不会有局部过丰突兀之感。

读下来,我觉得这首诗没有“表达”什么,不过吴兴华看上去也不想“表达”什么。我想他只是在那个时刻,看到这样的景与色,他忽然想写一首诗。一种神经的感触催化成生理的活动的情形。我相信他也会认为这是一首可有可无的“多余”的诗。

相关文章

  • 轻盈的无为:吴兴华《随笔》

    随笔吴兴华巷口的小学校在五点钟关门了,静默重新阔步起来,唯有几丝幼小者的啜泣,似乎被人留下。炊烟凝定在空中,木叶如...

  • 随笔//轻盈

    客厅的两张桌子堆放着孩子的学习书籍,你耐心的整理。甚至是欢愉的。是的,孩子今天上学了。这是你最开心的时刻。你自由了...

  • 【随笔】无为

    无论世事多变迁, 静观沧海变桑田。 世欲深者多烦恼, 恬淡虚无贪念除。

  • 无为则无不治

    无为则无不治 来源:一笔兴华 内容概要: 1. 盗,私利物也,周公曰,窃贿为盜。 2. 如果一个社会,过度的追逐金...

  • 那书,那人

    那书,那人 吴鸿勇 雨夜沉寂,亮灯读书。重读《随笔》创刊号。 《随笔》创刊号,...

  • 无为随笔:真实

    真实 也许有很多在虚构、而且很张扬的故事中,几乎都是在现实中缺乏、而内心渴望拥有的。 若是...

  • 无为随笔:灵魂

    灵魂 在世上有极少数人,在不断探索并丰盛精神世界的同时,会将灵魂升华到更高的境界,只会清醒的活着,决绝...

  • 无为随笔:随心

    滥交朋友的,自取败坏,但有一朋友,比弟兄更亲密。-----箴言18:24 人和人之间所发生的感化力实在是最奇妙惊人...

  • 无为随笔:忘记

    忘记 很多时候越是努力的想要忘记某人或是某事,结果只会让记忆更深刻。在暂时没有拥有足够能超越的人与事时...

  • 无为随笔:面对

    面对 有时候,必须去面对一个让自己感到遗憾的人,一件担心做不好的事,甚至是一种使自己忐忑不安的心情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轻盈的无为:吴兴华《随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wix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