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心中焦虑,人事扰扰,车马纷纷,偶忆《北京法源寺》。大学时读《李敖大全集》,开篇第一文便是《北京法源寺》。彼时,心中苦恼,惟寄希望于读书转移注意力,故而读书草而率,然我读书如饮茶回甘,印象最深处反复回想,庶几终生不忘也。此时,夜中不能寐,回味北京法源寺。
此书于我印象最深处在佛法之析义。彼时,我是初出茅庐的农家子弟,因缘际会得入所谓“高等学府”接受高等教育,心智之蒙昧,实不知何谓“高等”,亦无明师指点,目标昏乱,如行尸走肉,学业、生活皆了无所得。于极苦恼处,便生菩提。自幼喜读书,这便是种,图书馆是是地,得到的果是开智。
我所领悟书中所讲的佛法,是破妄识真之后的无情所为。人生大梦,先觉者先知。得失之间,便是真妄之别。破妄识真之后,有情即成无情,无情无种,无性无生,知易行难,所以修行。在具体可操作的层面上,谭嗣同的《华严经》、康有为的“出世间法和世间法”才是真正的佛学,若是忍受不了一天一粒米,深山苦修行的苦,那就把“无伦”和“五常”做到极致,生活中所有的琐事都要做到最好,而佛学绝不止于念佛、打坐、义工,而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 菩萨行。不过很遗憾,我做的并不好,连世间法也没有修成,还是在浑浑度日。
此书于我印象次深处在历史的沧桑感。最喜读《古刹重逢》一章,这是我在所读之书中见过的描写怀古之情最透彻、最具象的一段。语言本是人类发明出来表达感情与思想的工具,本身并不精确,所以人与人之间总是感觉像雾中看花一般相互捉摸不透。之前作家描写怀古之情,多是采用具象表述法,用几个特定的事物,汉宫、古战场、古物等引起今昔之感,但是李敖把怀古之情的前因后果完完整整的表达了出来,前无古人!
出公差的时候总喜欢顺路到当地名胜(古迹)游览,到海边的话则总是趁傍晚到海边坐坐,奇怪的每次都只能是一个人。李敖说,过去分为两种,一种是古人的过去,一种是自己的过去,自己的过去太切身,总会带给人伤感、怅惘、痛苦,而古人的过去却并不如此,带带给人一种思古的幽情、凄凉的美丽和令人神往的幸会与契合。这种情怀是超然的、不凝滞于一己之我的。怀今之后,益之以怀古,则伤感、惆怅、痛苦之情得到升华,自己的生命也与古人衔接,剩下的只是一种敬佩、清澈、澄明、单纯的敬佩,是沧桑与苍茫。而且人是用思考空间的方式来思考时间,追根溯源,苍茫与辽阔,无过大海!
以前总是不明白,为什么身边总是成双入对的情侣,而我却孤身一人?现在明白了,沧桑与苍茫,极目千里和神交古人,是一种新的境界,此时我便超出了小我,转而与古人、天地衔接,这种境界只能自己体会,旁人无法共鸣。
掩卷《北京法源寺》,窗外金风正起,摵摵潇潇,寂寞余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