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出门走亲戚,去的时候是老爸开车,回来的时候跟老爸分开走的,他依旧开车回家,而我从汽车站坐大巴车回来。
我家比较偏僻,在离市区二十多公里的小镇上。因为确实偏僻,所以没有公交车,只有大巴车,发车间隔我不是特别清楚。根据经验来看,早上从镇上去市区,可能每一个小时才有一班车,从六点左右开始,但是过了十一点,班次就很少了。
从市区往镇上的车,上午是一个小时一班。下午只有两班,三点半和五点半。
我知道最晚的是五点半那趟,所以专门卡的这班车的时间去汽车站。因为去早了也没用,还是得在车上等到五点半才能出发。
已经很多年没有去汽车站了。从外面看,变化不是特别大,肉眼可见的冷清。零星的摊贩,并不热闹。
走进售票厅,比印象中多了几个自助售票机。我在自助售票机上试了试,显示我要坐的那趟车无票,我又去人工窗口询问,说可以买票,不过需要现金。
还好走亲戚时,收到了压岁钱,不然我身上还真没有现金。买了票,就进站去车上找座位等发车。
我一边等,一边想起小时候的汽车站,那可真是热闹。
那会儿,镇上的居民去市区买东西、走亲戚,基本都是靠大巴车。小轿车还没开始普及,骑自行车太远,摩托车倒是可以,但夏天骑摩托车太晒,冬天吹风太冷,大巴车经济实惠,只是需要等,运气不好可能会没有座位。
而汽车站也特别热闹,门口挤满了小摊贩,大多是卖吃的喝的。汽车站旁边的店铺,开的特别满,卖什么的都有,宾馆很多。而汽车站前有一条很宽的给人走路的通道,会有擦鞋的、算命的、卖书的地摊。从那里走过,一定会被招揽。
现在这些很少了。汽车站已经完全没有以前的热闹,毕竟条件好了,私家车多,大多数都是开车出行,谁还去汽车站呢?
我在想,从市区往返乡镇上的大巴车会不会有一天消失?我想暂时或许不会。有很多老人家,儿女都出去打工了,家里没有青中年人,自然也不会有私家车,他们要出行,必须依赖公共交通。而乡镇上人口少,换公交车的可能性并不大,所以这样的大巴车应该还会存在一些时间。
对了,今天回来的时候车上人还蛮多的,几乎坐满了。这是过节才有的状况,如果是平时,或许最多只能坐一半。而我家所在的镇,只是这趟车中途的一个镇,他还会去更远的镇上送客人。所以,虽然可能生意不是特别好,但感觉对于好几个镇上的居民来讲,往返市区的大巴车是很重要的东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