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三年级时,我们家住在南京的一个郊区,那里是厂区,外来人员多,爸妈好做生意。嗯,那时工厂的外来人员不是现在的农民工的概念,是全国各地毕业的技术挂的大学生,毕业分配到这里的工厂,收入高口味需求多,所以就适合做吃的生意。
早上爸爸妈妈自然是没空照顾我们小孩的早餐,我和哥哥也是各地拿着一两块钱去买早餐,他上学的学校离家远,一般在学校路上解决;我的学校就在家门口,我一般是买回家,吃完再去上学。
我经常去排队买油条吃。
起初油条还能用粮票抵一部分钱,有粮票是8毛十根,没粮票是1块十根。当然,我们这种外来的是不会有粮票的。(妈呀,粮票!多暴露年龄的事情!)后来,粮票好像也没出现过了。
油条摊一般三个人,一个人在制作,揉面、整形、切条,两根面叠放在一起,用筷子在中间一压,拎起同时旋转拉长放入热油锅;另一人负责炸制,用一副长筷子翻弄刚刚放入油锅的油条,油条慢慢膨胀变长变色,不一会儿就好了,用筷子夹起放入支在锅边的铁网中滴油待售。
现炸的油条,买的人又多,都要排队等着出锅。
排着时就看着金灿灿香喷喷的油条一根根出锅一根根被人买走。
该最后一人登场了,“我要5根”“我要10根”,根据买家要的数量,熟练飞快的夹起油条放入塑料袋,一手递袋子手收钱。买油条的客人们一般都是算好买几根带多少零钱的,基本不找钱。
我一般买十根!带个小塑料筐去买,刚好装十根。再端着筐一路吃一路走回家。路上吃掉个五六根没问题的。我这能吃的劲儿被家人至今当个笑话讲。
想来应该是小时候没太多零食,油炸的东西美味得很,自然也就吃得多了。小时候那么吃都不胖,瘦着呢,每天上蹿下跳,精力旺盛,消耗得快。
现在啊,一顿早饭最多吃一两根油条,还长这么多肉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