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班级管理的核心概念

班级管理的核心概念

作者: 汉中东辰初中部 | 来源:发表于2022-02-18 18:44 被阅读0次

    文章来源:知教师,作者:魏智渊

    班级管理不依赖于技巧,因为技巧只是工具。班级管理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是由一系列的概念架设而成的,这些概念,形成了班级管理的核心。那么,在决定班级管理的概念中,哪些概念是核心概念呢?今天我们一起共读魏校的文章,对班级管理会非常有帮助。

    一、价值观

    价值观,就是关于我们认为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基本判断。价值观是班级管理的基石,有时候我们会分开表述为使命、愿景、价值观。使命和愿景,是价值观的具体化或可视化,也是价值观所要捍卫的目标。

    价值观的好处在哪儿?在于稳定和简洁。

    比如我有一个价值观,我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简单地讲,就是“不占便宜”。例如,我不买彩票;买东西需要了就买,无论贵贱,不理会商家各种花式宣传或优惠券;别人帮了我,要么回报,暂时无法回报一定要记在心里……这种价值观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节约了时间和精力,是首要的。同时,在更长的时间内,成本更低,效益更高。

    如果没有稳定的价值观,就很容易进入到博弈模式,或者一种功利主义模式。这种模式的结果,是付出了太多的博弈成本。在做人上,就是别人看不清楚真正的你,增加了识别成本,降低了信任度;在班级管理上,就是让学生总觉得有空子可钻,助长了投机心理。这就像买东西一样,我习惯进不搞价的商店,而不是搞价的商店。价格对所有人都一样,这就是一种价值观。

    价值观是一种强大的表现。不搞价的商店,往往是品牌店,搞价的商店,往往是杂牌店。始终如一,是有一种对自身价值内在的信任。当一个人内在自我越空虚,越脆弱,越倾向于取悦或攻击别人;当一个人内在自我越充实,越强大,越倾向于自信和谦卑。

    同样地,班级拥有价值观,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价值观深入人心,学生就知道,这是不可动摇,不可妥协的,就会被价值观本身所塑造。

    人类最核心的价值观是不变的,就是对真善美的坚守。但是,具体到一个班级,可以有非常具体的表达,甚至非常个性化的表达。我举一些例子:

    1. 我们是一家人。

    2. 卓越,就是我们这间教室的尺度。

    3. 让别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4. 用心求学,诚实做人。

    ……

    价值观不同,强调的重心不同。这个重心,往往与班主任老师的生命气质相关。班主任是亲切的、温和的,“我们是一家人”可能就比较合适,容易建设成一个友爱的班级;班主任是严格的、重视学习的,“卓越,就是我们这间教室的尺度”可能就比较合适,容易建设成一个高效率的你追我赶的学习的班级;班主任是民主的、和谐的,“让别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李镇西老师语)可能就比较合适,容易建设成一个相互关心,相互成就的班级;班主任比较传统,“用心求学,诚实做人”可能就比较合适,容易建设成一个注重踏实,强调做人的班级。

    你可以根据你的生命气质,选择或创造一个精心雕琢过,贯穿一生的班级价值观,用一辈子去完成它。它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好几条。

    价值观的威力在于贯彻。你用价值观去解释你的行为,用价值观去规范学生的行为。久之,价值观就深入人心,成为你班级治理的核武器。

    二、规则

    价值观在本质上是原则,而真正决定班级运行的,则是规则。价值观是宪法,而规则,则是一般法律。

    我们知道,世界上有两大法系,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大陆法系,又称为民法法系,它是以古代罗马法、特别是以19世纪初《拿破仑法典》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许多国家法律的总称。英美法系的形成来源于负责审理诉讼的法官,它以解决诉讼为目的,而不是为社会提出一般的行为准则。

    区别在哪儿?大陆法系,重在制订法律规范;英美法系,重在解决实际诉讼。如果你犯了法,大陆法系会翻看法律条文,你犯了哪一条哪一款,对应的惩罚是什么,照此执行就是了。英美法律则会翻阅,之前有没有人犯过类似的错误?法院是怎么判的?参照判例判决就行了。如果没有判例,那一旦形成了判决,就成为以后类似问题的判例。

    我们为一间教室立法,实际上,就是要把这二者结合起来。班级要有规则,但规则要少,否则记不住,也很难落实。更多的时候,要靠判例去解决问题。

    那么,一间教室,有哪些规则是重要的呢?

    我们可以列出一个规则清单——

    1. 不带电子产品来学校,包括电脑、手机、ipad、有通话或游戏功能的手表等,特殊场景获得老师同意的情况允许例外。

    2. 保持个人卫生,以及维护学习区域的干净整洁;

    3. 交流尽量使用同伴声音,教学区域避免追逐打闹或大声喧哗;

    4. 我们是一家人,相互尊重,不说脏话,遇到问题用非暴力的方式解决;

    5. 尊重他人隐私,不乱翻乱拿他人的物品;

    6. 学会表达感谢。

    为什么不列出另外一些规则呢?例如——

    1. 遵守时间,按时到校。

    2. 对人要有礼貌。

    因为“按时到校”,往往不是学生能决定的,而是家长在决定。而“对人要有礼貌”又过于宽泛的抽象,所以,都不在规则之列。

    规则一定要针对常见且核心的行为。更多的行为,要交给“判例”。比如说,某个老师因为信息不对称,冤枉了某个学生,导致了这个学生旷课且离家出走。你不能再加一条规则说“严禁离家出走”,而是要当成个例处理,通过处理这件事情,向其他学生示范,如何用正确的方式解决问题。一方面,会减少类似问题出现的概率,另一方面,再出现类似问题,学生也会预测到老师会如何处理。

    判例的处理,没有规则可循,往往就是依照价值观来处理。

    三、程序

    规则要少,而真正决定班级良好运行的,往往是程序。

    规则决定的,是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程序决定的,是怎么做。比如说,要按时提交作业,这是一条规则,但是,怎么提交作业,这里就涉及到一组程序。这组程序涉及到一组问题的回答:

    1. 通常是什么时候发布作业?

    2. 提交作业的日期是什么时候?

    3. 作业交到哪里或者哪个人那里?

    4. 谁来负责检查作业有没有交齐以及哪些人没有交?

    5. 怎么处理没有提交作业的同学?

    6. 作业通常什么时候发放?

    7. 作业由谁来发放?

    假如是一个数学老师,他每天上午都有一节数学课,并且,都会布置书面作业。那么,程序可能是这样的:

    1. 数学课上,老师会布置作业,并在下课时,把作业写到黑板上;

    2.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作业,然后按学号提交给各组组长;

    3. 下午2点到校后,各组组长按学号整理作业,找出未交作业的同学给予提醒;

    4. 2点20分,组长将作业以及未交作业的名单提交给数学课代表;

    5. 课代表清点作业,在2点半以前,将作业及未交作业的名单交给数学老师;

    6. 下午放学前20分钟,课代表到数学老师办公室领取作业,分发给各组长;

    7. 各组长将作业发给本组同学。

    至于数学老师怎么处理未交作业的同学,以及讲评作业,不在提交作业的程序内。一旦程序形成,并不断地优化并改进,那么,就节约了师生的时间成本。比如,可以取消给小组长交作业的环节,所有作业封面上编上序号,训练学生按序号在规定的地方放置作业,课代表只要按序号清点即可。

    程序让班级里的许多事务标准化,减少了管理成本。否则,老师会一遍一遍地寻找,看谁没有交作业,或者没有交作业,经常会蒙混过关。

    管理上的程序,本质上也是清单在管理上的运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班级管理的核心概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wvyl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