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探问
文/吴柳(山东)
我常常追问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或许有人说,追问这些没有答案的终极问题,只能徒增烦恼。可对于我来说思索生命的意义才会让我对生命的旅程走向有一种清晰的认识。
“难得糊涂”不是我人生哲学,探求生命的意义,探求个人自身的价值,才会使我内心有更多的力量,撑住外在风雨飘摇的动荡。
每一个人的来时路不同,童年经历不同。各自的安全感、自信心不一样。这种不一样,直接造就了每个人不同的人生。这中间看似“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偶然,其实是每个人的世界都是由自己和外部环境造成的。
外部环境对人的作用力的大小,也因个人内在力量的大小不一样。不同的内心力量撑起的天空不一样,都一个生命个体偶然降临世间,这中间的偶然性是每一个生命的命运的幸运,在幸运的生命历程中浑浑噩噩的度过生命,对生命来说是一种无比巨大的浪费,对自己的生命也是一种摧残。
我时常站在生命的尽头,回看生命这一历程。在生命终结的那一刻,什么才是无怨无悔的一生?什么才是快乐有价值的一生。
身处世间,外的价值蒙蔽了自己的双眼和清澈的灵魂,用外在的价值紧紧的包裹着自己,让自我与自我的相遇变得遥不可及。
我去了哪里?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的价值只是来自于我的的孩子,我的爱人,我的工作,我的一切的一切他们好了,我就优秀了,我就有价值了,我就觉得一切都有意义了。
可谁知?我的一切也并不是属于我的,正如《红楼梦》所言: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越是看重那些外在价值,我与自我的距离越远。
目光紧盯外在,自我的灵魂就会失去自我,每一个失去自我的人,是一个有坚硬外壳的人。外壳坚硬的程度反映了他对外界的关系的处理上。
一个人处于暴躁、焦虑、恐惧之中的程度越重,说明他对外在的价值追求越大。想要掌控一切,无法包容外在的一切,让其用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对待别人,也是对待自己的一种方式。
撤走一切的外在价值,一切附着在自我身上金光闪闪的外衣。用自我内心信念的重建寻找到生命的意义,才能让自己强大起来。内心的强大突出的表现是对外在的包容与慈悲上。
生命的意义并非是追求幸福,幸福不应该也永远不会是一个目标,他只会是一种结果。泰戈尔把人类追求生活幸福的失望表达的多么美好。他在这首诗中说到:我睡去,梦见生活就是享乐。我醒来看见生活就是责任,工作后领悟到原来责任就是快乐。
从某种程度上讲,生命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巨大的义务。生活当中当然也有快乐,但生活中的快乐不能被追求,不能被意志化为快乐。相反,它必须是自发产生的,幸福永远不会是一个目标,他只会是一种结果。
无论如何,从这个意义来说,所有为幸福而奋斗的人,都永远不能因被追求而得到。通往幸福的门向外拉开的。也就是说,当人们试图推开通往幸福的门时,他反而会关上。我们通过行动赋予生命意义,但也最终通过苦难赋予生命一意义。
作者弗兰克尔用传奇而又苦难的人生,循循善诱告诉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应该以怎样的生命状态来诠释生命的意义。生而为人,究竟什么才是实现生命意义的路径?
弗兰克尔经历过纳粹集中营中非人的苦难,作为一个知名学者,一夜之间被剥夺的一无所有。作为活着的证据,只是他的一个狱中代号。
纳粹的非人折磨让人退化到了动物状态。人的头脑中仅剩下吃上一口饭。把人活活地打到了动物的路径上,所有人的生命意义,精神的追求被彻底的摧毁。
在集中营中动物一样的生活让所有人似乎失去了自由,但在那样的环境中。他却以超强的意志选择了思想的自由。他从极端的痛苦中获得了一种无比愉悦的状态,而这种愉悦的生命状态非被极端痛苦折磨下所不能达到的。
于是弗兰克尔说:“人有意识的自由。”你可以剥夺我的所有,但永远有一样你是无法剥夺的,那就是意志的自由。意志的自由让弗兰克尔幸运地存活了下来。当他出狱的时候,他的至亲除了妹妹一人活下来,其他的家人都惨死在法西斯的屠刀下。
我们无法想象他出狱后是如何面对那惨痛的现实,他又如何重建了内心的力量,并且用自己的切肤感受,全身心的投入到了人类心理健康的治疗当中,因此挽救了无数人。
弗兰克尔用《生命的探问》这本书阐述生命的意义,但他何止不是在用自己的经历来诠释生命的意义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