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心与理的二分

心与理的二分

作者: 胡畅舟 | 来源:发表于2023-02-14 20:39 被阅读0次

    在王阳明悟道的过程中,他也遭遇过迷茫。应该怎样成为圣贤呢?这是青年阳明所困惑的一个问题,在理解的不断深的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停顿,疑惑的情况,那么,阳明会如何选择呢?

    而在王阳明悟道的过程中,他主要遭遇过两个问题,两个问题都围绕着怎样做才能成为真正的圣贤,成为圣贤的路到底应该学些什么,做些什么。

    首先是他在18岁的时候所碰到的问题,当时的阳明刚开始仰慕圣学,而他所仰慕的圣学是宋儒格物之学,而他碰到了娄谅,娄谅告诉他说:"圣人必可学而至。"这就成为了他学习的动力和理由,他可能放下自己的"溺",因为成为圣贤要学,所以他要为他的志向而努力,而如果他的父亲劝学只是为了让他考取功名,却并没有学习的动力。

    可是在从18岁到21岁这段学习的过程中,阳明也碰到了困难,他遍读朱熹的书,想要实践中间的格物致知之学,朱熹认为,人的心是不好的,只有灭人欲,不断从外在的物中悟得天理才可以领会天道,这也就意味着朱熹的学问是不断的向外学,才可以灭除心中的杂质。而这中间就包括一草一木皆含理,王阳明于是格了七天的竹子,但没有获得任何东西,而且还生病了,所以他受到了一定的打击,认为只有有体力才能成为圣贤,虽然是这样,可是他依然不甘心,于是开始寻找其他的方式来成为圣贤,也就是此时他产生了怀疑,逐渐开始思考新的方法。

    那么在这里问一个问题,阳明所做的格物真的是宋儒的格物之学吗?我认为或许不是,在朱熹的学问中,确实应该从外在不断的增多学问,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明确天理,可是朱熹所观察的天理是加上自己思考和万物的生长逐渐明确的。阳明的方法不对,他想要过于直接的看到所有的道理,缺少了自己悟的过程,所以格竹七天并没有效果。

    而在阳明寻找新的成为圣贤的方法时,他依旧做着觉得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在王阳明二十六时,边报甚急,而此时王阳明依然想当圣贤,当圣贤就要立己,达人,而在此时学习兵法为朝廷效力就是一个很好的外推机会,于是王阳明开始学习兵法。

    王阳明学习兵法看似是在学习一种具体的技术,而这并不是圣贤所第一位要做的。那么怎样做才是和圣贤有关系呢?这也就意味着学习兵法之上一定要有一个更大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他的"志",只有有了方向,和技术两者加成才可以算是真正的达人。

    但是,他这样的做法会得到父亲的支持吗?应该是不会的,他的父亲不会反对阳明报效国家,但是他的父亲在给阳明划界,他认为应该先学再用。这仅仅只是在理智上的引导,也由此可以看出他的父亲是在实用性上看这件事情的,为了让他考取功名。但是这样的想法也可以理解,哪个父亲都希望孩子可以过上好的安稳的生活。可是阳明不同的是,他一直的专注于志,这就是阳明独特的地方。

    而后来,阳明在做的过程中,又遭遇到了另一个问题。在26岁到27岁之间,阳明一直沉醉于辞章,但是在27岁时他认为辞章在精神上是没意义的,也就是偏离他的圣贤之志。于是他开始寻找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志。首先他开始在天下寻找老师和朋友来解决这个问题,并没有成功。后来读了朱熹的书,有了部分领悟。

    朱熹在书中认为在学的过程中应该"循序致精",于是他不断反思,发现自己"溺"而好像不是一直朝向圣贤之志,于是立马开始做,或许这样可以成为圣贤。而在不断理解的过程中,他却又遇到了问题。

    随着悟道的过程中,他发现"物理"和"吾心"始终无法结合在一起,是分开的。当圣贤就应该把物理贯通在心中,可是他始终无法贯通,也就是说他不知道万物的道理对他有什么帮助,找不到这些的意义。而如果只知道道理却不能贯通,就仅仅是外在。于是他开始迷茫,郁闷,又回到了认为圣贤应该是有体力,甚至由此生了一场病。

    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在想不通的时候换一种方式去寻找,开始了养生之道。

    在我看来,在这里最打动我的就是他坚持自己志向的决心。不管遭受到什么打击,依旧不放弃。这种坚定并不是毅力而来,而是他心中真正的渴望促使他坚定。我希望我也可以通过时间的磨砺使得自己的志向坚定,也就是说让自己更加渴望。并且也可以持续专注于自己的志向做事。这或许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与理的二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wze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