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作为古代文学的四大名著之一,诞生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英雄故事。
然而,演义小说来源于历史事件,却不是真正的历史事实。
比如,历史中并未记载貂蝉的存在,而貂蝉,却也被奉为了古代“四大美人”之一。
艺术加工,只为让一个个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在此,盘点几个史书记载与《三国演义》不符的地方。
曹操献刀?
《三国演义》中董卓入洛阳之后,自立为相国,任用曹操为校尉,为了除掉董卓,曹操在取得了董卓的信任之后,和司徒王允定计,借来七星宝刀,想要趁机刺杀董卓。
奈何被董卓发现,曹操便假借献刀之名,逃过一劫,事后立即匆匆逃出洛阳。
而历史上的董卓入洛阳,表曹操为骁骑校尉,想要重用曹操。
然而,曹操却认定了董卓不久必会失败的结局,而不接受董卓的赐官,变易自己的姓名,直接逃归乡里。
历史上藏刀刺杀董卓的,确有其人,不是曹操,而是汝南人越骑校尉伍孚。
伍孚愤恨董卓的凶残,便藏刀于衣中来见董卓,两人商谈过后,伍孚假装离去,董卓亲自送其出阁,并用手抚着伍孚的后背,以见亲爱。
伍孚趁机拔刀而刺董卓,却没有刺中,董卓身手不弱,躲过刺杀,呼左右拿下伍孚,大骂道你为何谋反!
伍孚大义凛然,高声道,恨不得车裂董卓于都市,以谢天地!话没说完便被杀害。
宁教我负天下人是曹操说的么?
提起曹操,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恐怕便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了,形象地刻画了曹操的自私和心毒。
然而,史书中的曹操,却并没有说过这样的一句话。
《魏书》中记载,曹操逃出洛阳,跟随着数骑,路过故人吕伯奢之家,恰逢吕伯奢不在,而其子和庄上宾客一同劫曹操,夺其马匹财物,曹操持剑手刃击杀数人。
《世语》中记载,曹操至吕伯奢家,吕伯奢外出,而五个儿子都在,备宾主之礼,曹操自认为违背了董卓的意愿,怀疑他们谋害自己,便持剑于夜杀八人而去。
《杂记》中记载,曹操半夜听到食器之声,以为图己,才夜里杀人,然后凄怆悲伤地言道:“宁我负人,无人负我!”,然后离去。
《三国演义》中权只为文学形象的创作,但也并非是空穴来风,而是在综合了各项记载的基础之上,加以发挥罢了。
然而,历史上曹操是否说过“宁我负人,无人负我”这样的话,同样存疑。
貂蝉是否真有其人?
《三国演义》中最美的女子,非貂蝉莫属,司徒王允用美人计,成功地挑拨了董卓和吕布的关系,致令吕布斩杀了董卓。
貂蝉被后人们称之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有着闭月之貌,然而,在史书中却从来没有出现过貂蝉这样一位人物。
吕布之所以杀掉董卓,完全是因为自己。
吕布投于董卓麾下之后,封吕布为骑都尉,“誓为父子”,甚是爱信。
董卓为防备别人刺杀自己,不论走到哪里,都带着吕布以防身。
然而,董卓性情凶暴,不能看别人违背自己的意思,吕布曾有一次稍稍惹恼了董卓,被董卓拔戟掷之,吕布身手敏捷,躲过了砸来的戟,立马谢罪,而董卓也选择了原谅,自是,吕布内心里怨恨上了董卓。
《三国演义》中所载,是因为吕布戏貂蝉,被董卓发现,才被拔戟掷之的。
史书中吕布没有戏貂蝉,然而,董卓令吕布守在自家宅阁之中,吕布私下里确实是与董卓府上的女婢通情,虽则没有被董卓发现,还是提心吊胆。
因吕布心中不安,而主动去找了司徒王允,自陈了董卓多次差点杀掉自己的事儿,王允与士孙瑞正密谋除掉董卓,便让吕布为内应。
董卓言道:“如父子何?”王允说,你姓吕,他姓董,本就不是骨肉亲情,命都不保了,还想着董卓的父子之情?“掷戟之时,岂有父子情也?”
因此,吕布才答应了王允,定计刺死了董卓。
若说貂蝉的原型为董卓的婢女,也不无不可,然而,《三国演义》中的貂蝉,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物。
十八路诸侯与三英战吕布?
《三国演义》中为讨伐董卓,十八路诸侯汇聚,共推袁绍为盟主,而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于虎牢关大战吕布,成讨伐董卓之时最耀眼的存在。
史书中所载,讨伐董卓的各路诸侯,并未有十八路之多,当时联盟的,有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同时起兵,各有数万人。
诸路大军,所驻扎的地方不同,共推袁绍为盟主,然而,袁绍大军畏惧董卓兵强,不敢先进,屯于酸枣而日日置酒高会,为曹操所斥。
真正与董卓交锋的,是长沙太守孙坚!
孙坚讨伐董卓,在失败一次之后卷土重来,先是打败了吕布和胡轸,董卓派人来请求和谈,被孙坚拒绝,大军进至大谷,距洛阳仅九十里。
董卓亲自出战,也被孙坚打败,孙坚得以从宣阳城门入洛阳,再次击破吕布。
董卓曾言,关东诸侯联军不足为虑,唯独孙坚要重视起来。
至于刘关张三人,唯记载刘备从军讨伐董卓,而关羽、张飞列传中却无一字提及此事。
想是当时刘备地位不高,在整个讨伐董卓的战役中,并未起到重大作用。
《三国演义》不是史实,而是在史实的基础之上,为突出枭雄人物形象,进行的夸大与发挥,但影响,已经超过了史实……
或许正是因为演义的成分在内,才更加地具有吸引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