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师的同学在雪漠文化网上写了一篇文章,《与雪漠一起走过的青葱岁月》。读后被雪师的无上慈悲所感动,内心也生起一份强烈的向往。
雪师早年读师范的时候还只有十八九岁,那时候家中一贫如洗。雪师爱书如命,他没钱买书就去献血。虽然当时社会舆论说,很多乞丐都是骗子,并不是真的那么穷。但每当看到有人来行乞,雪师还是毫不吝啬地布施。他体量这些人的不易,他知道,如果真的是家里很富有的话,谁会拉下面子在公开场合做叫花子?
当年雪师习武学艺,武功非常好,还能用气功帮人治病。但雪师跟别人比武,从来不忍心伤害别人,从来不凸显自己的高强,总是点到即止。这些细节,充分体现了雪师的善良、慈悲和大爱。
慈悲是无上的铠甲。现在我对这句话深以为然。一个人缺乏慈悲是难以赢得别人的尊重的。即使你满腹经伦,如果缺乏慈悲,谁会信赖你?不过是空中楼阁,沙海幻影。
近年我接触到这样的大善知识,如雪师和明空如月老师,能很明显地感受到他们身上散发出的巨大磁场。那是一种慈悲和爱的能量,是像水一样柔软的力量,柔软中却不失无上的智慧。正因为有爱和慈悲在先,跟他们交流才会感到非常相应。无论自己的表现多么拙劣,犯了多大的错误,但在他们眼里我都能完全地被包容和接纳,而全无丝毫责备。
人皆以心灵的美好感受而得到滋养。柔软的慈悲之力,是抚慰心灵创伤最好的甘露。尤其是当自己遭受心灵挫折的时候,光讲道理是无法让人信服的,而首先要给予理解、关怀和接纳。在此基础上,再来进行智慧的开导,就会事半功倍,让人豁然开朗。所以,慈悲是放在第一位的,没有慈悲在前方引路,智慧是没有依托的。并且真正的善知识,从来不会主动要求别人,也不会说出一句让别人不开心的话。他们只会站在你的角度,让你自己去发现自己的问题。
一个人有了向往之心,有了对这种慈悲的彻底臣服和敬仰,就会心甘情愿地加以追随,并愿意改正自己。几年来,正是这样的大善知识用自己的言传身教让我深刻体会到,自己的差距在哪里,自己在平时的交往中,哪些地方没做得好。当心中升起羞愧之心后,就会暗暗告诉自己,要努力格式化过去的自己。当然,我也相信,这份向往会一点点让自己变得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