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有自己的原生家庭,而且从小的原生家庭,给了我们深刻而潜在的影响。之所以说潜在,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可能并不知道,也没思考过原生家庭这个问题,就像有的成人,很少享受父母的关爱和尊重,这种对父母爱的渴求没有被满足,但这种爱的匮乏感一直都在,连同因此而产生的怨恨和不满,在以后的生活中会影响自己处理问题的方式。
例如,我在看《甄嬛传》时,从一开始,就觉得雍正皇帝和他的母亲的关系很微妙,每天也去向母亲请安,有时间也找母亲聊聊,尊卑礼数有加,却少了一份母子间才有的亲密融洽。直到最后,皇太后临终前一直念叨着老十七(雍正的弟弟允礼)为何还不来,这时雍正却说:“额娘有一个儿子陪着你就够了!”皇太后看出雍正的不满,就劝诫他放过老十七,毕竟是自己的亲弟弟。可雍正对此劝诫更显不满,一直没有应允。最后,皇太后带着无尽的缺憾和无奈撒手人寰。为什么雍正皇帝对母亲的临终嘱托毫不动容,甚至非常绝情呢?雍正看皇太后已死,就跪在地上,口中念叨着:“皇额娘,快睡吧,好长大!长大把弓拉响。”接下来说道,“这个哄孩子的歌,你从未给我唱过,你能给我唱一个吗?”原来,雍正皇帝从小是被当时的皇贵妃孝懿皇后佟佳氏抚养的,因为不是自己抚养,加上雍正性格偏冷,所以雍正与生母德妃不是很亲。而且十七阿哥允礼却是德妃抚养长大的,她们之间的关系要显得更加自然亲近,这又加深了雍正的嫉恨。
从雍正和母亲的关系,来思考原生家庭给孩子的影响,或许对我们有所启发。每一个孩子从出生以后,天生对父母有种依恋和爱的需要,当父母充分地给到孩子,孩子就会觉得我是被父母爱的,我是有价值的,我是值得爱的,我很好。他就会和父母建立起安全稳固的亲子感情。因着这份爱,孩子也会爱外在的人事物,积极地去探索学习。可是,小时候如果没有得到充分的爱和依恋,这份缺失感,以及因此而产生的自卑、无价值感就会潜藏在潜意识中,使他一辈子都在向外所求,尤其是向伴侣所求,向伴侣索求不成,就向孩子索求。其实这样的家庭关系就已预示着要出问题,因为孩子是要从父母那里得到充分的无条件的依恋和爱,父母都是缺失的,又怎样给到孩子呢?即使知道要给,可能也不知道怎么给予。如果你又碰到同样索爱的伴侣,彼此都不满足,都无法满足对方,这就会形成冲突。雍正的猜忌多疑,其实也是从小生活在皇宫中,看到的和经历的,让他最受不了别人的背叛。
故事疗愈作家周志建在谈到自己的母亲时,也是有无尽的伤痛和无奈。他说,自己有一个让人辛苦的母亲,他很困惑,为什么母亲会活得这么辛苦,也让周遭的人活得辛苦呢?周志建通过聆听母亲说故事,渐渐地就明白了母亲那种难搞的个性是怎么来的。这跟她从小生长的家庭、社会大环境、性格息息相关。
比如,母亲一生劳动,毫无选择的人生。作者的母亲生长在人口众多的农村家庭,而且她是老大,她的母亲是一个严肃、掌控、脾气暴躁的母亲,经常打孩子。她的父亲是一个爱面子的大男人,浪荡好赌,把家里输个精光。所以,母亲很早就辍学,在家干活赚钱。更悲催的是,面对婚姻大事,却无从选择,她被父亲卖给了别人。
其次,被羞辱的经验和经历,是他母亲自卑的来源。活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里,还常常受到兄弟姐妹的羞辱,这些经历让他的母亲自尊心特别强,好面子,什么事都这么努力,不愿服输,这也让她的孩子很受苦很难过。
再者,一辈子的孤单,无人能懂母亲。从小就生活在被人忽视的家庭,所以,作者的母亲从小就感觉很孤单,后来又因为自己焦躁的脾性,又让自己的子女对自己敬而远之,能躲则躲,这就使她更孤单了。
以上种种,才造成周志建的母亲成为今天这个样子,孩子们既想和她亲近,又无法做到亲近。周志建对母亲深刻的剖析,说明他的母亲也是受原生家庭伤害的人,带着这种伤害和伤痛,又去养育自己的孩子。可见,这就是一种恶性的循环。
周志建,深受母亲影响而不快乐,在与母亲的互动中常常力不从心,如果他没有了解原因,也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疗愈方式,我想,他一定会继续生活在困惑和不快乐当中,与母亲的关系也不会得到改善,甚至是影响到自己的家庭关系。那么,想想我们自己,我们又要给自己的孩子怎样的原生家庭呢?
周玉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