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的课程是我们新父母成长学院年课堂的最后一节课了,是我们亲爱的时老师为大家送上的一节精彩课堂《诗词歌赋颂元宵》。
逐梦新娃娃,幸福中国年大家都熟悉的时朝莉老师是我们新父母成长学院的院长、彩虹花和阅汇发起人、河南羽一教育课程总监。很多小朋友肯定是在我们彩虹花晨读课上认识了我们亲爱的时老师的,幸福的孩子们每天清晨被时老师甜美的声音诗意地唤醒,开启每个洒满阳光的日子!有彩虹花相伴的日子,总是那样的美好!有彩虹花相伴的日子,孩子们的童年更加五彩缤纷了!
目录今天的课堂分为四部分:元宵节的来历、元宵节的习俗、诗词歌赋颂元宵、欢欢喜喜闹元宵。
元宵节的来历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有了。据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元宵节的习俗 民间习俗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同时也是中国情人节之一。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民间习俗 耍龙灯 舞大龙 舞狮子 狮王争霸 看花灯年年有余 踩高跷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诗词歌赋颂元宵大家跟着时老师了解了这么多和元宵节相关的知识,接下来,时老师还给我们带来了两首和元宵节有关的诗歌。
欢快的童谣根据年龄段的不同,时老师准备了一首童谣《正月十五》,介绍给我们低段的儿童来读。读着这首童谣,我的眼前浮现出这样一个画面:一个小丫头,扎着两个羊角辫,拍着肉嘟嘟的小手,用稚嫩的声音摇头晃脑的读着: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十五挂花灯。耍狮子,舞大龙,圆圆的汤圆碗里盛……
正月十五夜灯当然了,细心的时老师是不会忘了我们高年级的孩子的,这首《正月十五夜灯》带给大家,孩子们准备好了吗?你要用哪种方式去朗读呢?有人说拍手,有人说跺脚,甚是还有人脑洞大开要拍着椅子扶手读呢……你看!孩子们读诗的积极性可真高啊!一群小麦霸们挣着抢着要上麦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小朋友们用经典的诗词歌赋颂元宵呢!
欢欢喜喜闹元宵 分享喜悦热热闹闹的元宵节,我们一定要欢欢喜喜地过!来自全国各地的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和大家分享着本地过元宵节的习俗,大家欢聚一堂,好不热闹!
年课堂总结 感恩有你们!感谢新父母成长学院为孩子们提供了这样精彩的年度大餐!一路走来,我们在欢声笑语中开心度过了春节,我们用诗词歌赋迎接即将到来的元宵!我们过了一个不一样的年!过了一个开心快乐又涨知识的寒假!感谢新父母成长学院!感谢各位优秀的导师!感谢所有年课堂幕后默默奉献的小伙伴们!因为有你们,我们年课堂才能开展的如此顺利!感恩有你,一路同行!正因为有这么多优秀的伙伴大力支持,我相信我们的新父母成长学院会越来越好!我们的彩虹花会越来越灿烂!我们的未来会更加美好!2018梦想成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