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练习写作,“照葫芦画瓢”是最有效的方法。
前提是,样板要好。
这样,即使无法超越原作者,但“求其上,得其中”,提高自己的水平是肯定的。
同时要明白的时,“仿写”不仅仅是表面功夫的模仿,
更重要的是对文章结构拆解,发现其中的方法套路,加以效仿。
也就是说,表层的语言只是文章的“外衣”,能否抓住读者的则是文章的“里子”。
所以,模仿一篇文章首先要分析透其隐含的价值观、逻辑结构、叙事技巧和语言特色。
看多了各大自媒体推送的文章,我曾经有个疑问:“怎么写作者都有这么多朋友?”
文章内容里时不时提到“我朋友XX今天跟我讲了个什么什么事”
“跟朋友XXX一起吃饭的时候说了些啥啥啥”
或者“朋友XX感情上、事业上出现什么问题了”等等。
后来才明白,原来这是一种写作套路。
这类文章常用的套路结构如下:
应用场景:通过真实或虚拟的故事阐述一定的道理。
行文结构:3+1(或3+3+1)结构。即三个故事加一个道理,或者每个故事后加上感悟,最后作总结。
这类文章的写作,首先要先你定好一个道理。
然后再自己素材库里搜寻合适的故事,最好是“我有个朋友”式的。
准备好几个相关的故事和结论,一篇营养慢慢的鸡汤文就诞生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