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学习中,有一种纠错本,是专门记下自己做错的题
关于纠错本,我有另一种看法,
其实我们人生不缺“纠错本”,在孩子从小的生活中,父母就时时刻刻充当着“纠错本”的角色,学校的老师的“纠错”功能也是特别强大,还记得小时候读书的学生手册上的评语,连前面的夸奖都是为了后面纠错做铺垫,一个“但是”就火烧功德林啦。其他长辈也是一样: 你看那个谁谁怎样,你呢?连讲故事,看电视都不放过,你要像谁学习,你要是不怎么样就好了等等。
我的“自动纠错本”就是我妈[捂脸],她那纠错本的功效到现在都还深深地影响着我,我现在就是花了很大的功夫去摆脱那个“余毒”,它严重地影响了我的自我价值的实现。
其实“纠错”的本意,应该是让我们学习自省的能力,从而培养那种“吾日三省吾身”,“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品质,而在生活中却是我们一桩桩“罪恶的,丑陋的,失败的铁证”,永远都抹不去,非但没培养这种谦虚,谨慎的品质,反而让我们学会了这种“纠错”功能,处处挑剔,批判,焦点都是放在错上和不好上面。
就像利群昨晚说的,她那位朋友的纠错功能就很强大,他无法理解一位女生做了妈妈后的那种不容易,那种辛劳,那种付出,那种为了孩子为了家庭的那种牺牲有多大……
她那位朋友也许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
如果把“纠错”的方向转向内在,由父母以身做则,纠错也就是自省,也就是觉察,时刻觉察自己的言行,不带评判,没有好坏对错,用中立的态度对人对己,成为孩子的榜样,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反而是要有一个“点赞本”,这个点赞是肯定,不是说很棒很好之类的话,而是在做得好的时候肯定自己的能力,更要在自己失败的时候,能自我鼓励,尽管失败了,但仍然肯定自己的付出,肯定自己的努力,肯定自己的认真态度等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