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说现在是知识付费的时代,其实也不尽然,每个时代的人,都是会为知识付出一定的代价的。
从孔子时代,用腊肉作为给老师的学费,到后来的私塾,学堂,书籍,报纸,电影,从古至今的人们都在为自己想要知道的新的东西,付出自己能够承受的价格。
付费了就能够得到想要的知识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要不然孔子的三千弟子,不是各个都成了圣人了吗?每个人自己的学习能力,是拉开和别人差距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加速器。
学习力的三个阶段,也是是我们来不断提升自己的一个进阶。
1.学会别人手把手交给自己的知识
2.学会书本上教的知识
3.学会没有人能教给你的知识
很多人,倾其一生,一直在第一个阶段徘徊,都没有能够突破。根本原因在于,没有能够达到足够的练习数量,最近大家都会经常挂在嘴边的10000小时定律,有多少人真正实践过?其实很多领域,如果不是要求精通,只是入门和熟练的过程,那么300,500小时,可能就会有非常不一样的感受。
就像很多刚开始给孩子做英语启蒙的家长,我会告诉她们,100小时听力输入,是孩子兴趣培养的基础,300小时后,就会形成很好的听的能力和习惯。
往往是一周之后,有些麻麻就会说,我们家宝贝就没有兴趣,我一放英文他就跑了,那我能说什么呢,我只能告诉麻麻,一天1个小时,还有93个小时你可以继续放的的,没关系。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当然,也有很多做的很好的麻麻,半年一年后,孩子的进步会被大家看见,然后会有人来问,哎呀,你们坚持的真好,什么经验啊?……就算是这个经验全盘放在了那里,你真的能够接收到吗?

能够很好的接收别人教的知识,就有了进入第二个学习阶段的可能,而且要尽力的,尽早的进入。因为往往,别人并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或者是耐心来教你,而且有时候,很多又能力自己做好的人,不一定有教给别人的那种清晰的条理性。
第二个阶段的重点,是能够从浩瀚无边的书籍中,找到自己最能够适用的那些。
别人的书单,不一定就是你进步的台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去鉴别,去寻找,找到后仔细的品味,成为自己的东西。刚开始是模仿,富兰克林自传里,他学习写作的方式,刚开始就是大量的仿写,量一定要大,要和模仿对象去核对,找到不同,再重新仿写。
从模仿到融入自己的内心,再到包含自己的血液的输出,这个时间可长可短,自己是什么节奏,去试了就知道。
能进入第二个阶段,已经实属不易,跨越这个阶段,进入第三种学习能力的境界,学会没有人能教的东西,有时候是各种机缘巧合,但这种巧合,还是在还在前两种学习能力已经取得了很好的进展,才能够达到的。所以有些人看起来毫不费力,但其实他们以前的无限努力都是他们现在的垫脚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