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中长跑,给我人生运动生涯中增加了一段精彩,也使自己意志得到了锻炼,这还要从高中一年级说起。
1972年2月,我16岁转入合肥第二中学读高中,当时二中规模比较大,当时我们高一年级就有10个班,每个班有40多位同学,我在的班为高一(10班),我们班大多数同学都是从各个学校转来的,大家相互不了解。

班主任也是老大学生,上海复旦大学毕业后,先经过农场锻炼后分到二中任教员,据老师她自己说,她也是第一次带班主任,独立承担学校重要工作,她对这个班印象最深也是最好,开学后记不得什么时候,我被班主任任命为班级体育委员,也承担体育课课代表工作,接着五一劳动节即将到来,新学期学校要组织一次“迎五一”越野长跑比赛,通知下来后,要求各个班级报名,但是还给每个班级分配了名额,在班级动员后,没有同学报名,没办法只有我自己带头参加,最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凑足了人数,我从来没有跑过长跑,作为体育委员,跑最后也很难看吧,总得先练练吧,那时全天都上课,班主任还推荐我进入学校基干民兵连,晚上还要住校,于是我开始每天早、中、晚三次从家里跑步上学,把衣服系在腰上,每天大约跑十公里左右,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那次学校越野比赛我拿到了第五名,班级第一,通过这次使自己的自信心大大增强,也发觉自己潜力很大,原来和我初中一个班一直长跑很好的同学没有进入前六。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在1974年7月合肥市属中学田径对抗赛上,在我们二中举行,我1500米成绩跑出4分15秒,获得第四名,这天合肥市环城越野跑第一名的轴承厂工人(锻炼认识的朋友)也专程来指导我的比赛,用秒表对每一圈成绩计时,指导我如何跑,那天我很激动。
我非常满足和喜欢这个成绩,这个成绩只比世界冠军王军霞创造的1500米世界纪录(3分58秒)慢了约17秒,当时这个成绩已经超过国家二级运动员体育锻炼标准,由于这个成绩是在对抗赛中获得,因此没有拿到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
获得这个运动成绩,对我的后半生都影响很大,主要是找回了自信心,也深刻的体会到,顶碗杂技演员床下的碎碟。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也要追述到我居住环境,比邻省体育场、省图书馆,那个年代网络不发达,查资料都很困难,我很小就有一个借书证,又有一个图书管理员是我同学的妈妈,所以我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我需要什么书,她帮助我查索引,全靠手工在很多的索引柜中查索引卡片,那时信息量很少,我只知道德国运动员中长跑成绩世界一流,我就查德国中长跑运动员的训练计划,看看他们是怎样训练的,然后仿制他们的训练计划进行训练,非常着迷。
记得印象深刻的是20世纪50年代、德国心脏专家和教练员提出间歇训练理论,认为训练时心率达一个高峰值后,心率不要恢复到正常值再进行训练,这样有利于增强心肌(脏)泵血功能。大概意思就是:使肌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跑800米和1500米的运动员,练习跑的距离可以是300-2000米不等,可以是3-5组,每组强度在85%左右,间隔3-5分钟或者心率低于120次/分一组。

我按照这个原则,制定自己的训练计划后,不断摸索,那时近乎着迷。
注意热身、练习和放松三个环节,热身一定要使身体各部位活动开,练习要严格要求,动作完整控制好呼吸,放松一定要重视,动作到位,保护好肌肉。
平常我没事就跑到省体育场看专业运动员的训练,模仿他们的准备活动和放松动作。
在训练时,接识了一些运动爱好者,我每周要跑一个大环城即绕合肥的环城路跑一圈,20多公里,早上天不亮就起来,在楼下准备活动20分钟,就出发,最初认识的就是省体工大队田径队的长跑运动队教练,有一次偶遇,后我就经常跟着他们后面跑,摸到他们规律后经常沿他们路线跑,时间长了,他们老觉得一个小孩跟着他们,又经常遇到,后来碰到就问上几句,他们问我那个学校的,我说我也喜欢长跑。
在早锻炼中还结识了合肥轴承厂工人,他有一年成为市越野比赛的第一名,他年轻时身体不好,因胃病开刀割了半个胃,由此开始长跑煅练。
我在二中住校时的一个室友(这位室友沒到60岁患肝癌离世),也是学校100米的冠军,送我一双钉鞋,有空我经常拿出清洗上油。那时连做梦都想成为一名职业运动员。
当时父母反对我练习长跑,因为我是早产,在保温箱里呆了几天,很小时候经常喊头痛,煅练后身体健壮了,什么毛病也没有了,后来父母也不再反对。
有些经历的事情,竟会难以忘怀,并且时时萦绕于心。因为,你也许从中不断地得到启示,悟出一些人生的哲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