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小猴子爬树时不小心刮伤了肚皮,留下了一条不深的小伤口,几天后就能自愈。
可这只猴子偏偏喜欢向别人诉苦,不断扒开自己的伤口给大家看,路过的人寒暄两句,小猴子就再等下一个路人接着诉苦。
结果,伤口不但没好,反而感染引起更多的问题,给它带来了本不该忍受的痛苦。
生活中,很多人都如同这只猴子一般,逢人就说自己有多苦,一遍遍的把伤口撕开给别人看~
本以为能得到对方的安慰和关心~
可现实却是,越是诉苦,人生越苦。
越是诉苦,越是吃亏
泰戈尔曾说:“我们从别人那里得到的仅仅是痛苦的同情和无尽的健忘。”
当你把自己锥心刺骨的痛、难以释怀的难,向别人诉说时,
大部分人会出于礼貌,对你表示关心和安慰,但这样的关心并不持久,你说得多了,别人也会逐渐疲倦,甚至露出反感之意。
毕竟人人最关心的是自己,没有多少人对别人的事情感兴趣。
微博上看到一位网友的求助,他说道“考研两次失败,在找工作的时候也经常碰壁,已经陷入了人生低谷,怎么办?。”
本以为遭遇的痛苦能得到别人的安慰和帮助,但现实却给他了重重一拳。
很多网友回复到:
“这算什么低谷呀?我还以为事业突然失败或发生变故,外债多呢?”
“那么小的挫折对你来说就是低谷吗。只能说你的人生真的很顺利,无病呻吟。”
“考研2次都没上岸,说明你不适合科研~”
没有以为的暖心安慰,有的是嘲讽和讥笑。
很多时候,我们也会和这位网友一样,遇到困难就逢人诉说,希望对方能拯救自己与水火之中,
但世间的真相时,别人不仅解决不了你的苦,更会以此为把柄,给自己引来不必要的祸端。
人间悲喜,各不相同
余秋雨曾说过:“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真正可以对一个人的伤痛感同身受,你万箭穿心,你痛不欲生,仅仅是你一个人的事。”
对此深以为然。
事情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就永远不会知道,分量如何~
虽然我们身边不缺关心自己的朋友和家人,但很多时候,别人的关心更多是礼貌的客套,
你的苦,只有自己才最能感知得到。
前段时间,父亲生病住院,每天上班,脑海里浮现的都是父亲躺在病床上痛苦不堪的样子。
而自己也时常被这种无形的压力压得喘不过气,一时间整个人变得无比沉默。
后来有一次和关系很要好的同事一起下班,没忍住,无意间聊到了父亲的情况。
这位同事拍拍我的肩膀,安慰我说,“别担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还没等我开口感谢,她立马点开外卖平台,对着旁边同事打趣的说道,
“赶紧点我发你的链接,一份饭才1.9!再不点就来不及了!”
那一刻,我才恍然大悟,你的世界在下雨,淋透的是你,着凉的是你,默默收拾狼狈自己的人还是你!
人世间的悲欢,各不相通。
要知道,人生有些路,主动要自己走;有些伤,注定要自己去疗愈;有些苦,也注定要自己打碎了牙往下咽!
万般皆苦,唯有自渡
季羡林先生在《悲喜自渡》中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答案:“人间万千光景,苦乐喜忧,跌撞起伏,除了自渡,其他人爱莫能助。”
人生在世,只有自己才是自己人生的摆渡人!
看过网友@晚亦分享的一段经历:
她在一家企业工作多年,可去年效益不好,作为创业时期的老员工,她也被毫不留情的裁员了。
晚亦觉得很委屈,没想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这么多年,现在竟成了一个弃子。
而现在三十多岁未婚的她,在就业市场上, 也总是会被各种理由拒绝淘汰。
没有了收入来源,找工作也屡次碰壁,晚亦决定先回老家休息一段时间。
结果回到家,母亲不仅没有为她失业感到怜惜,反而没好气地说:
“你不能整天呆在家里,三十多岁了,总不能还让父母养活你吧。”
她什么话也没有说,默默地把之前被裁时公司给的赔偿款给了父母作为生活费。
然后白天分担家务,晚上写作,她把自己的经历写进书里,有时候写的腰酸背痛,也不在意。
渐渐地,她的作品有了很多读者,出版社也联系她出书,同时还拥有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与其向别人诉苦,不如像晚亦一样,把苦难默默消化~
要知道你忍痛咽下的每一次苦,都会成为滋养你精神的养料。
而人生,也总会在你一次次的沉默中蓄力,为你开出一片灿烂的春天。
写在最后:
太宰治在《人间失格》中说:
“我一向对‘向人诉苦’不抱任何希望,我知道自己想法有失偏颇,但我仍然认为向人诉苦不过是徒劳无功。”
这世上,永远不会有真正的感同身上,落在你身上的学在别人看来可能就是曼妙的风景~
所以,与其诉苦,不如想办法解决眼前的困难~
唯有这样,你才能更为真实的感受到生活的甜美与苦涩
也才会在一次又一次的磨难中,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点个在看与关注,与大家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