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聂文蔚书 其二》是阳明先生留给弟子最后的书信之一。
嘉靖七年,先生已经五十七岁,十月给聂文蔚写下的这封信,十一月底去世的。在生命的弥留之际,阳明先生流露出的精神状态和意志力,我们可以通过这封信得知较多。
信中说到:“伏枕草草,不尽倾企。”因为一直咳嗽,先生已经很难受。在身体如此不适的情况之下,依然能够坚持用毛笔写下如此缜密的文字,还说“不尽倾企”,如此还不能表达自己对弟子的那份爱护和关怀......先生心灵的伟大着实令人感动。
学习和分享学习,不是读了多少书,而是我们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八颗心”升起来的时候,是否真的在有意识地清除掉。这就是心学功夫!
信中有一个高频词——真诚恻怛,阳明先生用了十三次。
先生终生讲致良知,不外“诚”和“明”,即是真诚、恻怛。
“良知只是一个,随他发见流行处,当下具足,更无去求,不须假借。”我们时时刻刻用一颗真诚恻怛的心去做事情,如此就能致得良知,也能启用自己的良知。先生在此提醒我们:一个人不必说自己有事君的良知,不能从兄中的良知致得真诚恻怛,就不能事君以忠。有的人说自己能够尽忠,但是不能尽孝,殊不知那颗尽忠的真诚恻怛之心,实则也是那颗尽孝的心。同为一颗心,不必分作二来看。
不管从哪个地方起步,我们都能够致得自己那颗真诚恻怛之心,都能以此开始达致良知。
所以,我们需要先明了这四个字,做到“明”。无论何时何地遇到何事,启用这颗心就是。否则我们也就只是嘴上说说,在关键时刻却会丢掉“诚”。
“尧、舜之道,孝悌而已”,说来说去,就是一刻孝悌心。这也是距离我们每个人最近的事情和修行。
书信的最后,先生又谈到了“尽心三节”:生知安行,学知力行,困知勉行。
多数时候,我们还不是那个“生知安行”的人,部分人处于“学知力行”,但还有很多的人都是处在“困知勉行”上。在阳明先生看来,颜回这样级别的人,都很难称得上生知安行的人。
所以,我们可以把自己的心安放在后面“两节”之中:学知力行,困知勉行。去安心地、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坚持不断地学习、领悟,然后一步步践行自己的所学。
最后,先生又在信中提到了学功夫要真切,也就是先生说的知行合一。
施邦耀先生就此文有评曰:“学问惟得着实安顿处,自然放手不下,那得忘?自然应念而是,那用助?譬人既有一定栖身之所,便是常处了,欲忘不得也,业已安居了,欲助何为也?先生教人,只于事亲从兄上着力,何等真切着实。日事于此,自有生恶可已之妙,安有助忘?此便可识格物致知,着实用功处。”
中华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从不断流地延长到今天。阳明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而中华文化的核心是圣贤文化,就是引领我们朝向圣贤。
此路漫长,但是我们可以沿着他们指出的方向,一步步前行。
检验心学的唯一标准,就是看我们自己的生命状态——是否随着学习在发生变化!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