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是休息,但不是消遣。有时轻松,有时沉重,偶尔还会激发出思想的火花。浅吟当歌,长啸当哭,悲怀遣兴,小心落笔,于是,有了一些不成样子的文字。”
水面辽阔,辽阔到中间还有一大片空白。左下角,一中年男子卷起裤管光着脚丫踩着江/海水侧坐于水边,凝神思考,滔滔海/江水,浪花淘尽英雄,总会留下点什么,留下点什么呢?这就是静远老师《永远都不要得罪读书人》的封面。
看到静远老师的文字,大约是2015年在群里面阅读到静远老师的书评《史记•五帝本纪》,对五帝的探源,对上古史的观点,洋洋五千多言,以一种寻根探源的方式寻求中华民族的始祖,钦佩之心油然而生。
历史上得罪读书人的,我能想到的大概有秦始皇,始皇帝焚书坑儒,一把秦火,烧毁了多少典籍,无法考证,读书人自然对其有切齿之恨,在其死后几百年内,根据杞梁妻的故事创作出了孟姜女,有了“孟姜女哭长城,哭倒长城骂倒秦”。第二个就是曹操,祢衡之死与其有关,孔融、杨修被其杀害。虽然“求才三令”是其观点的代表,也是一种当时的权宜之计,但因为与儒家的“先德后才”的思想格格不入,因而几百年之后舞台上成了白脸的曹操。第三个就是为了改变宋朝积弱积贫的状态,而提倡变法的王安石了,一系列的变法主张让一些利益阶层受损,得罪了读书人,结果被冯梦龙编入《警世通言》“拗相公饮恨半山堂”,并且背部伤痛脓包鼓起成驼背样而去世。但作者笔下得罪读书人的却是雍正皇帝,雍正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如“摊丁入亩”、“耗羡归公”、“官绅一体当差纳粮”的财政制度,使得雍正王朝时期国库从700万两增加到5000万两,并且普通百姓所得实惠最多。在抓财政改革、反腐败的行动中,得罪了地主、官员、读书人等。因为得罪了读书人,就有了后来的吕四娘装扮宫女混进皇宫杀掉雍正,连头也被割去的故事。文人以笔为刀,就是这样的刀刀诛心。
本书分为“读史随笔”、“长河掬波”、“史海追寻”三个部分共计26篇作品,时间跨度从1990年6月至2014年12月;“永远都不要得罪读书人”是“读史随笔”中的一篇;作者在读史之间写的感想、评论,以及在阅读过程中为了“知其所以然”而查阅的大量资料汇集成的论文体文章;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兴趣,作者在遨游史海时的从容;也能感受到作者在史海中的苦游,毕竟历史的真相有时候让人沮丧,特别是“庚子拳变:爱国贼们主演的祸国殃民害己惨剧”中老实巴交的农民变成了愚昧无知、自我神化、为所欲为的拳民时,真有一种揪心的痛;“义和团运动实际是在当时中国体制落后、政治腐败、民生凋零、官员颟顸、民智未开、根本无力与列强无力抗争的基本国情下,以慈禧为代表的满清政府运用整个国家机器,挑动利用普通民众与列强抗争的愚民运动。其表现形式是以封闭对抗开放,以野蛮对抗开明,以愚昧对抗开化,以落后对抗进步。”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国门开启,方可迎来复兴。
我和静远老师大概时代接近,都经历了那么一段荒漠的时代(我当时只有几岁),书籍已经成了被查抄的对象,有书籍的家庭少之又少,想要看书,只能想办法去借阅,往往借到的书籍已经没有了封面,前面的介绍及绘图也基本残缺不全,纵是这样,也是当成宝贝一样的翻阅。但没有静远老师的这种阅读量,以及静远老师的悟性、恒心与毅力,更缺乏静远老师这种“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能力和勇气,以及将自己的思想流于笔尖的习惯,这就是差别。
静远老师从“神交古人”中找到了乐趣,“有了乐趣,就少了功利心,就可能以更客观、更冷静、更超脱的态度来读过去、观当下、看未来,就可能得出更符合发展规律的结论。”观当下、看未来,才是静远老师这些文字的目的,因而行文中尽可能客观地再现历史,虽然揪心,也在所不惜。文章也别具特色,基本上每篇文章,都具有论文的逻辑性与思想性,有故事的趣味性与文学性,同时还具有史料价值,读来让人知道那么一段段历史,那么一段段故事。
浪花淘尽英雄,总会留下点什么,留下点什么呢?我想,静远老师至少留下了这本书,可以“读过去、观当下、看未来”的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