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我反复的在眼前这片菊下呓语着这句话………
虽处浮云朝露间,但亦有四季之烟火与之相伴。春有春之靓丽,夏有夏之热烈,秋有秋之深沉,冬有冬之悲壮。
可喜欢有如如次,我唯独钟情于秋光之景。我的心儿里几乎住满了一个菊园,自此它便成了我年少时逢人就谈的————“家常”。
秋风迭起,双九逢菊共促重阳。
元稹说:“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斯以菊论人之气也,其志坚也,不随时变不惧严寒。
周敦颐言靖节先一生最为爱菊,确也————菊花是其一生思想的载体,正直,高雅、无私、淡薄,无疑不是菊花最写实的象征。
时人多以菊花明智养性,殊不知它与重阳节的联系。
宋代苏东坡曾说:“菊花开时即重阳”。重阳节日里要赏花,重阳节也叫菊花节。
重阳遇菊,恰似故人归。
菊花又称九花,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组成部分。
重阳节正是菊花盛开时,每逢重阳节是最佳的赏菊时期。而菊花又被称为长寿之花,重阳节赏菊有祈求长生与延寿之意。所以,菊花又被称为“延寿客”
重阳节赏菊的习俗源于菊文化。菊本是天然花卉,因其花色五彩缤纷且傲霜怒放而形成赏菊赞菊的菊文化。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中国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
我国传统诗词文化中有,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待到重阳日,还来旧菊花。重阳赏菊已变成了我们必不可少的习惯。
除此之外人们认为九月初九是吉祥日,所以每逢这一天,他们会登高祈福、秋游赏菊、拜神祭祖、饮宴祈寿。诗人墨客也会因时生情,以诗词咏之,把万千思绪,放在句读之间。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
倦鸟思巢,落叶归根,重阳已来,不少异乡人心中露出对于家乡的思念。
故乡成了年少时我们拼命想要逃离的地方,长大想回却也回不去的地方了。思念远方的朋友啊,你是否还在重阳节这天叹息哭泣呢?
重阳过后,又是下一个霜降。远方的旅人啊,身处异乡我深切的知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地感受啊。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虽然远方很远,但时光不负赶路人,我们的心是永远相连的。愿我们各自珍重为了我们的家人与挚友。
我们也当勇毅前行,就像巴尔扎克说的——:“拼了命的奔我们的前程”!
只为下次回家时,父母额头上的白发因为我们的出色在少一点,朋友因为我们安好而放心。
少年儿的“家常”————终归长大。心中的菊园是永远的“菊园”常在我心中,久久未归去。
值此重阳节,我献出此文,与大家共勉。
点个在看,持续更文中!
3
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