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7875653/07ce512a7dd0a5a7.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7875653/a3908c53ca5dbc0c.jpg)
读《白虎关》,方言味儿浓。语言是真的读起来太妙了,觉得凉州方言就是这样的。读齐神婆发挥她的口才那部分,真绝了,咋有这么能说会道的人呢?实在是佩服,那巧嘴把有的没的都给说出花儿来,就凭那一张嘴,那活灵活现的神婆形象活了,那语言真真的趣味儿横生,西部神婆的那技能是绝无仅有的。真有趣。说媒拉线的,凭那一张嘴,把那气氛都给拉起来了,事自然办成了。读到猛子觉得好笑的地方,我也觉得很好笑。把人夸的,把什么没有的事都给渲染的跟真的一样。很有她的那一套。“哟!亲家”,挂在嘴边,那个跟人的热乎劲儿,真有意思。
后来读到莹儿教月儿唱花儿。她们两个对待花儿并不同,莹儿是妥妥的“花儿仙子”,她唱花儿因为爱,花儿就是她的命一样重要的存在,唱花儿就是她活着的方式,她想唱的时候就唱出来。而对于月儿来说,她可能会成为花儿歌手,但她是为了用,学花儿是为了换取某种东西。他们俩根本上不一样。
为什么莹儿会和灵官之间产生那样的一段恋情,而月儿并不能呢,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莹儿这才明白,她和灵官之间为啥能产生那样一段恋情。而且,她相信,月儿和灵官不一定能。月儿很清纯,很漂亮,很灿烂,唯独缺少的,是那种心灵的默契和共振。许多时候,面对大漠,面对星夜,或面对一些触及她灵魂的现象,奇妙的感觉才产生,灵官就说出了它。比如现在,若换了灵官,面对这黄昏的落日,面对这辉煌了或萧条了的大漠,灵官定然有许多感慨。那感慨,恰恰也是莹儿想说的。而月儿,却着意用“向往”和“理想”的噪音,干扰了大自然最美的音律。
莹儿和灵官之间,有心灵的默契和共振的,而月儿并没有莹儿的那种心,“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他们之间心有灵犀。莹儿内心有守候,而月儿是心向往外面的花花世界的,莹儿因为爱灵官,同时也爱这个生长出灵官那样一个人的家乡,爱屋及乌,月儿会容易迷失自己,而莹儿因为对爱情的坚守,对那个人不管回不回,她都有盼头,就是守着这盼头安静的度过余生,回味都是美的,那就是她的幸福。莹儿所有的行为都会始终守自己的心。而月儿以后就会迷失了自己,陷入充满诱惑的危险之地。
后来读到,徐麻子要把屠夫赵三说给莹儿,莹儿妈竟然也同意了,这让她仅有的一点幸福也破灭了。莹儿唯一的活路都没有了,原来她就是设想养着娃,等灵官,等来等不来都没关系,守着这盼头静静地活着都成了奢望。
灶下无柴了,莹儿去院里取。院里很静。虽然有那猜拳声,仍显得很静。雨点儿仍滴着,又成毛毛细雨了。这是个睡懒觉的好天。填了热炕,斜斜倚了被儿,边打毛衣,边望熟睡的娃儿梦里也时不时鼓一下的嘴。火炉上放了砂锅,敖着米汤--炖羊肉当然更好,砂锅咕咚咕咚响着。身旁,那“秀才’哗哗地翻书。多好。这可是想都不敢想的奢侈呀。
那么,再降上几格也成:没了这猜拳声,没了这炒肉声,没了妈的絮叨……只有这雨,只有这静,只有那安详,只有这梦……莫非,这也成奢望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7875653/2d0c5ed135402d6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7875653/0074a2d5ea3b1262.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