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完美的输入输出的过程中都难免有损耗,这个表现在人的言与行之间,就是言与行之间永远存在差异,也因此言行合一成为了一个人修行的理想。
曾经听人这么说过理想:理想是什么?理想是一个人永远无法达成的念想。它只可以无限地接近。
追求理想,就注定永远在追求的道路上。
这如何是好呢?
如果用老子的话来说:大成若缺。正因为始终得不到,才会让人心生不竭的动力,至死不渝。
当然,如果仅止于此,我们只是耽于玄乎的逞弄口舌之趣而已,没有意义。
我们不能停滞在这儿。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恰恰是需要围绕着修行。
何谓修行?
我以为就是围绕着自己内心深处最渴望的念想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行为,由此达成一系列的成果以变现那个想法。
①这是一个问心的过程。
心欲往何方?将要于何处?……
诸如此类的问题,需要不断地求证,就好比种下一棵种子,不是从此撒手不管,而是需要细心呵护,尤其是在萌发出土,无比娇嫩,根本就经不过半点儿损伤。
想想看,当你有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想法,愿意为之付出所有,别人知道后,各种风言风语,冷嘲热讽,当然也会收到善意的提醒,是否能够保持住初心呢?
遗憾的是,绝大多数人的想法要不了多久就已经模糊不清,怀疑的念头,一如杂草,自然而狂野地漫延。
所以,才需要问心,来弄清楚自己是谁?自己究竟要什么?
问心,就是不断清晰自己的过程。
要不,就不会有人说:做来做去做自己。
②这是一个不断匹配能力的过程。
一个人,从来不会缺想法,想法可能源于人、事、物,一切的一切都可能会成为想法的源起。如此看,想法好像是无序的,越是这样,越需要你去固化它,让它鲜活起来,鲜活到你的视听言动中。而这个步骤仅仅只是开始的第一步,接下来,就是一个渐次变现的过程,需要你去驾驭各种资源为己所用,或者是把自己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资源,成为嫁接复杂关系的桥梁。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生命在于运动,有针对性地做些关联训练,从天马行空的想法最终落地生根,呈现到公众面前,没有两把刷子怎么行呢?
③建立一个法度,依规矩而成方圆。
从想法到终成正果,离不开行动。
关键是这些行动必须是有机地串联,就像散落的珍珠最成作一串精美的项链。
我们或许勤勉到令人发指也无有建树,其中的原因就是我们缺令持续的有序的有效行动。
只是忙,却罔顾其效果,只会是白忙。
这就需要建立一个行为法度。依此来不断调校方向,效果是检测行为的基本标准,无则改之,有则加勉。
所谓的成功,就是事先设定一个有价值的目标,循序渐进达成它的过程,我深以为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