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有一句话说:“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很多时候,这句话对于一个具备浓烈爱慕基督的信徒来说,是可信的。但对于一个没有经历过或是没有充分思考的理性者来说,这句话的可信只停留在心里的浅层土壤,或是嘴唇上。
什么是真正的产业?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要明白这个问题的概念。这里所指真正的产业不是人在它在人亡它亡的东西,而是比如:终有一天这个人会死,但他能给这个世界留下来的永远不泯灭的东西,并且留下来这些会随时间推移愈加繁茂愈加昌盛。
之所以问这个问题,是因为人活着的时候,总有一天闲着没事干,会冒出一念头:我活着的价值是什么?既然来世一遭不想白来一趟,总归要留点东西纪念我曾在这寄居一遭?思来想去我这个平凡之人到底能留下什么?名声、首富、能力、权柄都被比我厉害的多的人抢去了,而我真要几线一点,为饮食、为攀比,忙乎一生么?
以前我并不赞同圣经的那句话,我认为子女不可能是父母的产业。事业?金钱?房子?厂子?树林?鱼塘?这之类的应该是人所认可的实实在在产业。
这些东西因为看得见摸得着能带来实打实的好处,所以大部分人会把这些看做产业。好比:同仁堂从创办初始到现在具有上百年。这才应该叫做产业吧!因为它有一个传承的关系。并且百年传承,即便是换了N家主顾,但认主归宗的功能还在,还知道当初是怎么来的。还明白祖宗以及无数代都以这名号为核心,每一辈为一年轮的向外扩散着。
而子女呢?子女也是父母的传承么?就仅仅一辈的父母孩子关系来说,还谈不上传承,但如果把子女的后代也算上就够得上传承一说了。也够的上产业一说了。
可疑问来了。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亲戚没出五福。意思是同一祖宗,五辈内就是亲戚了,五辈外就不算是亲戚了。这样算来,单拎出来的五辈之外子女怎可能是父母的真正产业呢?没准姓氏都殁了。还不如同仁堂之类的老字号呢?传承了上百年大家为了共同的利益点还能认认祖宗。但假若千年后,一些大的老字号不能顺应时代发展,被时代刷掉了呢?被历史已忘了呢?甚至世界没有一个记得它的名号,那时它还叫做真正的产业吗?
由此可见,真正产业的定义又丰满了些。真正的产业不是历史能够淘汰掉的。首先不是劣质品,其次它是在不断的发展与昌盛。
这样看来,真正的产业简直太刁钻刻薄了。这世界哪有这样的产业呢?
在疑惑变成毛线时,我们还得从源头重新捋。
真正的产业不是人在它在人亡它亡的东西,而是随时间推移愈加繁茂愈加昌盛。看见了没?线头出来了。一个点:不是人在它在人亡它亡;宇宙中除了人自己,又怎能找到人在它在人亡他亡的东西呢?由此可见,圣经的话是对的。从整体来说人的确能被称为产业,至少它会生生不息。如果有一天人没了,那么产业这个词就不存在了,既然不存在了,产业就没有意义了。
所以现在人可以被列为产业的考量范畴,但不是真正产业的考量范畴。因为真正产业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愈加繁茂愈加昌盛。这个繁茂昌盛指的是质而不是量。不能说人多就算繁茂昌盛,如果人数遍满宇宙,但都没有智慧、聪明、能力、认知,这群人总有一天会被新生智慧物种取代,会在历史的长河里被淘汰,就像恐龙被淘汰一样。
所以真正产业的这群人是具备比同等人更高级的智慧、聪明、能力。当然这些高级智慧、聪明、能力不是一辈一代产生的。而是无数代人追求智慧、追求聪明、追求知识、追求见识,垒砌成的巨大知识能力基因,传承给后代的结果。
当今的世界有太多的例子可以佐证这些想法,就好比大部分富人的后代还是富人,大部分穷人的后代还是穷人,又好比大部分的知识分子后代是知识分子,大部分工薪阶层的后代依然是新时代挂着虚浮白领之名的“工薪”。所以出现了寒门再难出贵子….等系列现象。
这时,有的人就想通过婚姻来步入上层基因社会,来改变自己及后代的现状。所以就有了代孕母亲必须是研究生、必须貌美如花、棒孕父亲精子必须是外国人、黄头发、蓝眼睛的畸形市场。
可改的了皮改不了瓤,思想不到位,努力全白费。
由此可见,人活在世上留下产业容易,不就是多造几个人么!但留下真正的优秀产业难。这离不开为人父母自身的知识见识累积成的优良基因,也离不开后天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引导。
但这条路,这条真正产业的路应是我们作为人所追求的。我们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优良基因,也要在教育上多下苦功。这样也许有一天你走了,但你的子孙后代还遗留着你的功不可没,这些宝贵的种子会融入他们的血液里,一代代,生生不息,繁衍昌盛。
就像犹太民族无数个祖先存留下来的智慧聪明,终使他们成为世界上最聪明的种族一样。也许当今的这些犹太人有些已经记不得他祖宗的名字,或是太爷爷的名字,但那些基因、血液、智慧、聪明、能力一定会记得,因为他们正是从这些人而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