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
一个人最快乐的事情,就是研究学问,做人规矩,这是与第一篇《学而》有关的。第二点“乐道人之善”,喜欢讲人家的好处,优点。这是中国文化特有的一点,也很难做到的,有正反面,暂时不去讨论它。一般人喜欢批评人家的坏处,是普遍的现象,尤其中国民族性,喜欢对人问长问短,像调查户口一样,太关心人,中国人在街头讲话多站片刻,就有第三者围拢来打听是什么事,一只死老鼠会有一大堆人围着看,西方人没有这一套,各走各的路,他们两人打架是你们的自由,与别人无关,别人不知道这两人干什么,根本不管就走了。我们讲到中国人这许多习惯,人与人之间一碰到就谈论别人,这就是乐道人之恶。
中国过去读书人,为了功名,第一要隐恶扬善。朋友有错误,要关起门来劝,在外面总是替人掩盖丑恶的事,这是道德。但是只是过去争取功名的教条,人的习惯并不是这样,而是喜欢道人之恶。所以应该培养道人之善的乐趣。尤其朋友之间,谁无短处?但要多讲别人的长处,宋代的名宰相王曾就能做到。“扬善公庭,规过私室”是必要的修养。一个成功的人物,在修养上自有他的长处,就是现在数十年来,看到各界成功的朋友,都各有他们的长处。所以这一节提出道人之善,是真正的好处。
“乐多贤友”,好朋友多有益处,实在有道理,在我个人经验认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还要交万个朋友。常和友人谈笑,他们问我知识哪里来的?我告诉他们,只是朋友多一点,随便闲谈中,就得了学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