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王德峰教授的在一次讲座中指出,人心的无限与人的存在现实的有限之间存在矛盾,解决这种冲突的需要超越性的方法,超越性就是要有出世的精神。
中国儒释道三教各自给出了超越性的方法,王德峰教授高度概括后总结为三句话,分别体现儒释道三家最核心、最本质的观点。
儒家
儒家强调“无所为而为”,行动本身就是目的,行为本身就是发自于内心的情感体现。儒家是入世的,但是尤其自身的出世的精神追求,如同宗教般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这种责任感和道德感使得儒家“必须”或“情愿”去做某些事情,做了就实现了“仁”,例如“舍身成仁”,强调的就是去做了就“得仁”,而非做了之后的结果与“仁”有关联。再如“不以成败论英雄”,其实也是儒家价值观的体现,英雄在于其某种勇敢行为体现了“仁”,而不在于这种行为是成功还是失败。
在这样的求仁的过程中,儒家表现的是真诚不虚伪,内心情感与外在行动一致,浑然忘我。所以现实世界的困难对儒者而言是达成结果困难但不是最求“仁”的困难,因而儒者能够在现实社会中安顿自己的内心。
道家
到家强调“无为而为”,行动中减少人为的干预。减少人为的干预就是顺其自然。到家的具体操作就做加法,例如饿了就吃,但不追求山珍海味,不一味求饱。饿与不饿是自然的,美味与饱是人为的。得道者不在现实中增加自己的干预,而是顺应现实的规律行动,所以与现实顺应而不融合,从而实现了自己的超越,并安顿了内心。
佛家
佛家强调“无心而为”,心念造作产生新的业力,佛家只求积极做事,但不在事情的目的和感受上停留,做事为了消业,无心便是不再产生新业,业消了,人也就解脱了。因此现实的困境不会对学佛者产生干扰,从而学佛者超脱了显示,安顿了内心。
我的问题
就我们具体的生活而言,应该如何落地践行呢?王德峰教授举了几个例子,比如他自比,我王德峰发现某个区域缺医少药,我动了恻隐之心,于是我开办了一家医院,这是我的“仁”心使然,但由于我不善经营,关张退出,但是吸引了有能力者开办了新的医院。整个过程不管医院成功与否,至少是我的仁的心之外在行为表现,至于结果如何倒在其次。
这就是使命感驱动的儒家伟大精神,也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的具体体现。
但是我的疑问依然存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应该如何选择,并依照奉行呢?王教授没有给出答案。讲课很好,但是对学生如何践行的指导还没有见到王教授的能耐。这大概也是王教授自嘲自己是“吃开口饭”的人吧。
当然,不能苛刻地要求王教授,毕竟有坚信的理论,并在生活中融汇贯通,实施无碍,这不就是像王阳明这样的圣人吗?我们这个时代会有圣人出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