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办 单 位 :北京水墨时代书画院
活 动 时 间 :2019年6月10日——2019年6月19日
活 动 地 点 :北京 十渡
活 动 人 员 :
李晓松、王友胜、任长明、金文华、杨传忠、吴敏洁、燕建泉、单锡华、尹建超、孔丽丽、赵斌、张培勇、徐涛、王水、李强增、杨海峰、李艳婷、杨栋昉、范霄霄、连淼
写 生 采 风 实 录 :
李晓松导师通过现场示范讲解
从临摹到写生的转换方法、
山水画写生中树木的画法、山石的画法及皴法、
现代点景,构图设计及现代构图的形式感、
着色、笔墨技法的运用、
写生中取与舍的掌控、疏与密的共生、浓与淡的互破、
从写生到创作,如何造境,
教导学员要从写生中寻找创作语言。
启发学员将大自然的万物生灵与自己的情感相融合,
用心灵的眼睛去寻找自然界中所蕴藏着的美,
在瞬间的记忆中加以想象,
用感情的笔墨加工、构建。
并针对每位学员的写生作品做点评与指导!
写生晚课期间,
李晓松导师现场示范讲解大家在写生中遇到的问题,
并针对每位学员的写生作品做点评与指导!
王友胜(助教)、李艳婷分别
讲解与分享了学习心得。
清风送禅,禅心入墨,
墨写十渡,渡上行者......
携一缕清风入怀,悠然漫步在幽静的小路,
仰望天际,
飘渺于苍穹大地间的云如薄纱,
静美安然,不染一丝尘埃。
自然的味道,和着一缕心香,
缓缓流入灵魂深处,
散发着最温柔的缱绻和最禅意的清欢。
宁静于心,淡然于尘,
沐一段清浅的光阴。
淡了心境,浓了情怀,柔了画卷......
十个日夜,
与山水为伴,同草木相惜,
在朴素的宁静中,涤尽尘虑。
茶话会后,
我们,
期待下一次的遇见....
写 生 作 品 欣 赏 :
| 艺 术 简 介:
李晓松,1968年生于山东淄博。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研究院画家、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李晓松山水画主题创作研修班导师,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李晓松艺术工作室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清风送禅》46x24cm 纸本水墨设色 2019年
写 生 随 记
写生就是要找到自己的感觉。
一截枯树,一段爬藤。
半亩山,天边云。
喜欢的就画下来。
把她融入到自己的空间中,与天性结合。
有些尽管不完善,却是一场心性的修行。
禅路云峰。,
可远观,可近取。
新经营,自取舍。
得失之间,隐显之道。
亦大同中求不同。
观外,
天地四时,
一切都在正常秩序下运行。
人如此,画如理。
写生是场持久战。靠心情更需要靠心态。
2019年5月10号晓松于仰天山
| 艺 术 简 介:
王友胜,1966年10月生于山东淄博,2006年至2010年先后就读于国家画院程大利工作室首届山水画高研班和首届山水画课题班。现为京东水墨山水画研究院院长;古风今雨画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李晓松工作室助理导师;国家画院程大利工作室画家;中国徐悲鸿画院画家;宁夏书画院特聘画家。现居北京,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大展并获奖,出版多种个人画集与合集。
《十渡写生》33x22cm 卡纸水墨 2019年
写 生 随 笔
写生如同在山水田园中找寻一种自己心灵的镜像,这时脚下起伏变化的大地会成为一种笔墨的节奏或符号,在画家的眼中和手中与心中的诗意情怀相互合拍,所得画稿即是目之所见,也是从内心里生长出来的!回望它们时,即是自己走过的风景,也成为了自己心灵的故乡。
——王友胜
以 下 为 部 分 学 员 写 生 作 品:
| 艺 术 简 介:
任长明,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李晓松艺术工作室画家。
《十渡写生》
| 艺 术 简 介:
金文华,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毕业,中教高级教师,七四年参加工作,二o一五年退休。现居深圳,平时酷爱山水画,参加深圳龙岗老年大学山水画班学习,加入了娄底市美术家协会和书法家协会。
《十渡写生》
| 艺 术 简 介:
杨传忠,男,一九五五年二月生。山东费县费城卫生院退休干部。2O09年参加中书协培训;2010年参加中书协培训并获学员展入选;2013年参加山东省美协山水班培训;2014年参加山东省美协山水班培训;2014一2015年参加中国美院山水高研班学习一年。现为:山东省美协会员、临沂市美协会员、临沂市书协会员、费县美协顾问、费县书协顾问。
《十渡写生》100x50cm 2019年
写 生 随 笔
山峦起伏,溪流蜿转,林木茂渺,疏密近远。祖国的山山水水昭示着我们美好的家园。
一队背着画夹的老少男女们嘻笑着行进在山涧小路上,前面一位头带压舌帽、气质非凡的学者正是李晓松老师,正带着其艺术工作的学员去写生。
我们停下脚步,李老师用其独有的审美目光打量着前后左右的景象,讲解自然中繁杂的东西如何去取舍,如何去表现。然后用其画笔为学员示范,其山石的皴法,树木的画法,无一不细致入微。不知间一幅示范画就跃然纸上。大家各就其位认真画将起来,有的画的苍茫,有的画的润致,各有千秋,自有风貌。通过老师具体指导感觉收获滿满,意猶不尽。
原来我们对写生既熟悉又陌生,满目青山何舍取。多了放不下,少了不满图,通过老师的指点,逐步的了解掌握了取舍的方法和表现形式。自然千般好,贵在如何找。画纸随心裁,美从笔墨来。
很快到了收工的时刻,风在吹,日正照,山川树木也向我们把手招,小草多情的向我们笑,愿用我们的笔加深师生的情,表现祖国的美,实现艺术的梦。愿我们永远行进在表情达意的艺术大道上!
——杨传忠
| 艺 术 简 介:
吴敏洁,北京人,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北京市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北京中宣盛世国际书画院院聘画家;2018年8月进修于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李晓松山水画高研班。
《十渡拒马河一偶》33x45cm 2019年
十 渡 写 生 感 言
夏暑骄阳似火,畅享十渡写生。数游此地,此次以笔墨与之交流,落笔体悟山峻水秀,白云依偎蓝天,繁翠点染重叠山岩;山水无声,万物有色,拒马河畔、万索仙沟、蝙蝠山下、孤山寨旁,一一留下憧憬者们的笔墨丹青。
课内课外,观摩感悟李晓松导师对山水写生繁简取舍、物象转换、渲染技法、启迪灵感的真切指教。
写生素材源于自然,且净化心灵世界,“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凡尘之间,心系自然,修心养性,墨染余生!
吴敏洁 2019-6-22于北京
| 艺 术 简 介:
单锡华,现为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无锡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宜兴市作家协会会员,宜兴市山水画协会理事。
《十渡写生》32x32cm 纸本设色 卡纸
写 生 感 悟
2019年6月10日~18日我们一行跟随李晓松导师在北京房山十渡风景区写生。
李导师在九渡民俗村写生基地授课时讲了选景与观景的关系,强调目识心记,传统笔墨与现代造景,一幅作品中你主要想表达的是树、山还是房子?一定要突出主题。树的构成要素、疏密、品种不要超过三幅,意象山水画是画心中的山水。你的写意能力取决于个人的胸怀、积累、修为等。
李晓松导师对构图的形式、点景的处理、渲染的技巧等进行了悉心的示范讲解。李导师和助教王友胜老师不时地巡回指导。学员李艳婷利用晚课时间交流学习心得,对李晓松导师的几十幅作品进行赏析,学员受益匪浅。
此次写生活动使我感到面对佳境如何下笔有神,要学的知识还很多很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单锡华
| 艺 术 简 介:
尹建超,1962年生,山东潍坊人,字宜卿,号三耕斋主。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美术教育专业,副教授、市美术教学能手;修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李晓松山水画高研班,李晓松工作室画家。北京水墨时代书画院特聘画家。
《十渡烟云》 50x30cm 2019年 卡纸 纸本水墨
十 渡 写 生 随 笔
临摹、写生、创作三位一体是中国绘画学习的基本方法,临摹是传承传统山水笔墨最好的捷径,可以体会古人用笔用墨,可以感受古人如何“写意”。写生是传统在自然中找到一个验证方式,写生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中国传统绘画的学习大多是目识心记。写生是从临摹到创作转换的桥梁,也是将传统笔墨转换成画家本人艺术语言的重要途径。
导师李晓松讲:写生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大胆夸张、大胆取舍。中国画的写生不同于西方。西方更加注重对象的透视、色彩、结构等。中国画要求画家能够抓住重点、突出精神,强化自然与人文之间的关联与笔墨的转换。
太行山北首的雄山大川十渡,是我最喜欢的写生地之一,太行山的雄浑苍厚深深的打动和震撼着我,画自然的山川表现的是自然的情怀,而隐幽在山林间,依山而建的寺庙、小亭等景观,更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展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每次写生漫步在河边树下,赞叹感动,兴奋不已,画笔在宣纸上摩擦的声音给人以快慰,真是其乐无穷。
尹建超
2019年6月18日於北京十渡
| 艺 术 简 介:
孔丽丽,1969年出生山东曲阜。山东省济宁市女书画家会员。2019年6月参加李晓松艺术工作室写生班学习。
《十度写生》34x22cm 2019年 卡纸 纸本水墨
写 生 感 悟
山水画接触两年之多。第一次走进大自然写生世界。好奇,激动,胆怯。第一次听李老师讲课就被感染了,后几天学习更加震撼了,笔墨原来可以这样弄,李晓松老师已经不是单纯在绘画,他把自己情感,还有对大自然风景,笔墨融为一体,他说要从传统绘画中吸取精华,在实践中灵活运用。使我对笔墨有了更进一步理解认识。他的教学方法严谨,细致,鼓励,也让我这个新学员更增加了信心。在学习同时还对这个团队有了更进一步了解,他们不光是对绘画艺术执着追求完美,还带着禅意佛心把自己的绘画艺术传承下去新经营,自取舍,得失之间,隐显之道思想,使这个集体从老师们,到同学们都有一股子凝聚力量。十天学习时间虽然不长,感觉自己欠缺太多太多,但我也收获了很多很多,受益匪浅,不枉此行。
——孔丽丽
| 艺 术 简 介:
赵斌,1970年生于天津。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
《十渡写生》
写 生 感 悟
加入晓松老师的团队去写生是因为喜欢他的画,也想了解一下他本人。在北京十渡的几天中感受到了晓松老师性情爽直的性格和认真严谨的态度。在写生中我向他问到画中的禅意从何而来?晓松老师回答的很简单,他说:我们这样专注的面对自然画画,一缕凉风吹来,我们都感觉到了惬意,这就是禅意。听到晓松老师说的禅意,我也对写生有了新的理解,那就是用自然的心去与自然交流,自然会馈赠你一阵凉风一份惬意。
——赵斌
| 艺 术 简 介:
张培勇,男,1972年生于河北沧州,现居深圳。
《十渡写生》
写 生 感 悟
2019年6月9日随导师李晓松山水画写生研修班赴北京十渡写生,使我认识到写生并不是看山画山,看树画树这么简单,而是找到让你怦然心动或眼前一亮的一棵树,一座桥,一池水,一个亭,一座山……进行突出,强化,取舍,移位通过笔墨画出你心中完美的世界,正可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让我们的作品带给欣赏者的是一首诗,一段情,一份思考……
——张培勇
| 艺 术 简 介:
王水,字石禅。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威海市美术家协会理事 。现为文化部中国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当代美术创作院副院长,中国画艺术研究院特聘教授,清华美院高研班导师助理,威海画院画家。
《十渡写生》38x38cm 卡纸 2019年
写 生 感 悟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必由之路,再次来到房山写生与上一次有了更深的感悟。李老师强调,对景写生要画心中的感受,不要太过于写实。画山要像少女一般羞羞答答,虚实相生,每一幅都要画的完整。
此次写生使我系统地学习了解了写生的方法和步骤。从如何选景、取景、落墨,到如何运用笔墨以及构图的形式感、现代感。再到色彩的运用、造境、渲染以及从写生到创作的转换方法,使我受益匪浅。
我觉得写生要运用笔墨来表现山川,进而要把山川变为笔墨。我们不能被传统束缚,同样也不能被自然所束缚。中国画是运用笔墨来表现生活,写生就是在实践中探索和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表现手段和方法。只有通过水墨写生方能发现新的笔墨形式。
——王水
| 艺 术 简 介:
李强增,号山农,1979年生,汉族,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人。自幼酷爱绘画及文学诗词创作,2004年毕业于天水师范学院艺术学院美术系,毕业后先后在甘肃武山,广东深圳、中山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十余年,热衷于绘画创作,部分个人作品及辅导学生作品曾入围或获得国家、省、市、区各级各类展览及比赛奖项。2019年就读于李晓松艺术工作室研修班。
《拒马河畔即景》 33x33cm 卡纸水墨 2019年
十 渡 写 生 有 感
曾观导师李晓松先生十渡山水写生画卷,感慨不已。画中十渡,山峻秀,水静美,无法忘情。山水有味,造化留痕,层叠远近,云雾缠腰,层岩叠翠,阴阳虚实,渺远苍茫······天地成了黑白灰,这是怎样的人间天堂?
今随同导师及学员二十余人汇聚于此,体悟这方山水,十方世界,普渡众生,此山水之气势足以震慑每一个驽钝的心灵。拒马河畔,孤山寨旁,留下了师生们的笔墨丹青。茶余饭后,萦绕着老师的谆谆教导,感悟着笔墨世界的无穷力量。山水无语,万物有情,一幅幅画卷清澈了生命······
正所谓:昔日拒马起刀枪, 燕争赵夺互不让。如今国泰民富强, 美景入画人民享。
山农于京华2019.6.19
| 艺 术 简 介:
楊海峰,1980年生于河北寧晉,自幼喜書畫。進修于中國書畫函授大學,中國美院,人民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李曉松導師山水高研班。現為河北美協會員,河北書畫藝術研究院研究員。
《静水无尘》 36×69cm 2019年
写 生 感 悟
北京十渡,
画者写生创作的绝佳去处,
每个镜头,
皆可入画。
可用激情深深地拥抱,
可用画笔痴痴地绘描。
深情地对话,对话自然的美妙绝伦;
真诚地感悟,感悟艺术的永无止境。
就这样,
在无尽的艺术大道之上,
享受着,
享受着,
不断前行……
——楊海峰
| 艺 术 简 介:
李艳婷(又作“亭”),号舆點齋,文学硕士,山西晋中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山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山水画创作与美术理论研究。
《曙光》 38x38cm 2019年
写 生 感 悟
背起行囊,走进山川,拥抱自然,对话生灵,体悟李晓松导师语,“耐住寂寞,抵御住外界的诱惑;悠然坐于灯下,读一本想读的书,画一幅有感觉的画;——静观宇宙洪荒、体悟世间闲情,寄情于丹青,神游于之外!”望与同道共鸣!
——李艳婷
| 艺 术 简 介:
杨栋昉,1980年山东烟台人
2002-2006年中国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本科
2006-2009年中国美术学院综合绘画专业,研究生
2012年至今,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山居图》25x35cm 卡纸 2019年
随 笔
我们于端午节期间随着导师李老师来到北京十渡。房舍外高山气势嶙峋,森森然欲扑人。房舍周围乔木修篁,蔚然深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在这样的情境中,怡然自得,得小品《山居图》一幅,幸甚至哉。
——杨栋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