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十年寒窗苦读,可我们却记不起到底读了多少年,怀抱着远大的理想走进学校,人生就此开始 。
都认为自己会有一番作为。时间越来越长,学校还是一如既往,自己却慢慢的厌倦了这种生活,不知道天天抱着书本“啃”上面的几个字有什么意义?那么枯燥无味的公式为什么要讲?有用到过吗?
感同身受,两年前的我还是一名高中生,我讨厌无休止的上课,厌烦那些日日夜夜催促你做作业的老师。每天与同桌说的最多得一句话就是“我不想上学阿。”
我讨厌学校那些成文的规章制度,也看不惯那些一天天抱着书本的好学生。不知道学习有什么意义?学了那么多年,什么前途,都是扯蛋。
直到高考结束,别人上了985,211,我只上了一所普通的一本时,我想要找到一份好的资料,需要费很大的力气才能得到。别人学校是免费提供的。好的工作岗位,第一时间是前往那的,我们就捡捡剩下的。现在差别出现了,以前自己身上的愤世骇俗不见了,只剩下迷茫。
我自己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写下这篇文章,是想告诫学弟学妹们,所有的事情都是有个积累的过程,学习是通往成功的捷径没错,但要学会坚持,在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吸引人的事情,但要保持初心。
学习的过程并不轻松,但那段时间确实让我最怀念的。
柴静的《看见》中“人们声称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痛苦的,只是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才那么幸福。”
不要因为一时兴起三分钟热度,长期的坚持,才能笑到最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