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爱情的人,迟早会和爱情相遇。”——刘若英。
今晚在手机的电台里听到了“奶茶”刘若英的一篇文章,题目叫做《相信爱情的人,迟早会和爱情相遇》。在文章里刘若英把自己的感情经历,一点一点的呈现了出来,从恋爱到结婚并没有太多的故事,但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文中提到的一些观点,还是激起了我的一些同感,比如“很多大龄的女人都有一个感觉,就是男人都害怕结婚。”,“男人就是这样—你黏着他,他就想办法要逃”。“我们最终能走到一起,和我们的兴趣爱好一致也有很大关系。”
1
“很多大龄的女人都有一个感觉,就是男人都害怕结婚。”——确实,很多男人都喜欢停留在恋爱的阶段。比起结婚,恋爱的风险似乎更小点,恋爱时可以分手再复合,不爱了就重新谈过一个。但结婚就不一样了,结婚意味着一种责任,对自己更是对你的另一半负责,你可以随意的说分手,但我相信你不会轻易的说离婚。现在很多人喜欢去相亲,我并不排斥相亲,只是对于相亲的感觉就像两个做买卖的人在谈生意,你是高富帅,她是白富美,你才高八斗,她貌美如花,两边的条件都满意的话,这桩生意就谈成了。就像电视上的某些相亲类的节目,你看到了两个人在台上牵手成功,但之后的故事是怎样的呢?这才是我更感兴趣的地方啊。结婚不是一锤子的买卖,也不是赌博般的买定离手,更多的是要相濡以沫的过日子的啊。
2
“男人就是这样—你黏着他,他就想办法要逃。”——也许是奶茶已经过了小女孩般的年纪,她不会一天给男友打很多电话,问他在做什么,和谁在一起;不会像个小女孩一样,凡事依赖他、要他陪着。在大学时,我一个室友F的女友是他高中同学,女孩为了他放弃了三本而读了专科,和他一个系,不同班。每天他的女友必定一大早一个电话叫他一起去吃早餐,然后一起去上课。下了晚自习后,在送她回宿舍号她仍会一个电话打F,即使他们在几分钟前刚刚分别。有时由于没有及时的接起电话,F又要花上好长的时间去解释。终于有一次晚上他们两个人闹崩了,我第一次看到F哭的泪流满面的,他问我怎么女孩会这么粘人啊,一天打好几十个电话的那种,连去个洗手间都得带着手机了。后来我也问了F的女友,她的解释则是因为F是她的初恋,她为了他放弃了本科的学业,对此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如果不对F看的严点,怕他移情别恋,自己的付出就白白浪费了。为此我特别同意奶茶的观点,“你把自己的生活和心灵都打理好,不依赖他、不试图套牢他,他就会对你产生好奇,就想和你待在一起,就想和你结婚。”,也许在你给了他适当的空间后,不像之前像领导汇报工作那样的话,没准他就真的离不开你了呢。
3
“我们最终能走到一起,和我们的兴趣爱好一致也有很大关系。”——两个人有共同的兴趣爱好真的是一个很好的沟通桥梁,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生活在一起,不单是因为你为他洗衣做饭,抓住了他的胃,更多的是寻找一种灵魂上的沟通和相契,而一旦建立起这种灵魂上的沟通和相契,你们的感情就会水到渠成、修得正果。就像杨绛跟钱钟书,钱钟书生前称杨绛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在文学方面,杨绛也是被称为“先生”的人,她的文学素养丝毫不输钱钟书,正因为两个人的文学造诣都很深,才会有关于两个人的诸多传奇。又如沈从文和妻子张兆和,同是文学大家,当沈从文说出“我这一辈子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年龄的人。”,这句话时,我想作为他的妻子,张兆和也是觉得十分幸福的吧?这些文坛佳偶都是因为相同的兴趣走到了一起,并一同走过了和谐美满的一生。
4
就像饮食一样,大家都流行吃快餐,对于爱情大家也像吃起了快餐,各种"约~"神器盛行,相亲也在各种场合兴起,肯德基,麦当劳,咖啡厅,西餐厅,只要是能坐下来谈的地方都可以,两个人互相打个招呼,在闲聊几句之后,加个微信,留个手机号,之后还有没有联系谁知道呢?没准一转身就已经拉黑了,再见也就意味着再也不见了.在看星爷的电影<喜剧之王>时,有一条弹幕是"最害怕在自己最穷的时候,遇到最想照顾的人."就像电影里的尹天仇那样,自己还是个"死跑龙套"的,却想着要养"作台小姐"柳飘飘.但这样的爱情却是纯粹的,不带任何的目的性,我真的是发自内心的想要照顾你啊.
虽然身边各种分分合合的戏码在上演,相亲,结婚,生子的片段也在继续.就像奶茶说的,感情的事情是最没有道理可讲的,谈不上谁是谁非,最后没走到一起只能归结为没有缘分.我总以最开放的心态等待爱情的到来,不拒绝任何形式的相遇。我也始终相信自己之所以还是孑然一身,是因为自己缘分未到,我能做的就是依然相信爱情,并在遇到你之前让自己变得更加的完美.我知道你会陪我一生戎马,但我更想带着你君临天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