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友今天不知为何聊到了相亲这件事,但我觉得这也应该是寝室里的高频话题,因为这个寝室目前为止全是光棍。
而我本人向来对相亲抱着嗤之以鼻的态度,为什么非要这么折腾自己呢,一个人过就一个人好好过呗。反正第一次相亲就一见钟情,私定终身的我倒是从来没听过,我知道的基本都是那种相亲超过一打但依旧奋战在相亲第一线的大龄未婚青年们。可见相亲的效率得有多低。
于是乎相亲拥抱了互联网,或者说,互联网拥抱了相亲,总之,在这个属于互联网和社交的时代,App开始逐渐取代你的七大姑八大姨。
碰巧今天在《纽约时报》中文网上看到了一篇名为《有时候你不得不失去爱情,才能找回它》的文章,算是比较高级地为约会应用Hinge写的软文。作者反复强调,她从未遇到过一见钟情的情况,但她下载这个应用,见到第一个出现在她屏幕上的男性后,她对他怦然心动,一见钟情。
作者介绍道“这件事里有很多个第一:第一款约会应用,第一个出现在屏幕上的男性,第一次相亲,第一次一见钟情。我很想了解这款应用的算法,它是如何凭借我们共同的Facebook好友发现、推测这个男人会占据我的心。”
我去维基百科查了一下作者,今年49了。但是她活了快五十年才遇到的人生中第一次“一见钟情”竟然是靠一个应用以及它的算法来实现的。这听上去怎么着都有些匪夷所思。但她好歹作为曾经的战地记者和现在的畅销书作者,也不至于撒这么个大谎吧,我还是宁愿相信她说的这段话大部分是真的。
那么,这就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了:在一见钟情这件事上,算法是不是比缘分、经验啊什么的来的更靠谱?
似乎把“是不是”去掉就是显而易见的答案。因为现代人(鄙人就是典型的代表)总是喜欢把自己的各种足迹、心情和经历都留在社交网络上,有时候社交网络有可能比其他活生生的人更了解你的喜好,更知道你是个什么样子的人。那么这么看来,社交网络似乎比人更适合向你推荐另一半。
这有什么不妥的吗?似乎真没什么,因为这样的约会比传统相亲效率高多了,你看作者Deborah Copaken就是这样寻获了自己的一见钟情,高效且省事(你需要的只是自己手中的智能手机)。但是,我却有些不安。爱欲这样抽象化到极致的东西,甚至连自己也弄不清自己想法的事,也可以用算法来“计算”,这算不算是互联网对人的一种异化:我们的各种属性,各种性格,各种爱好……变化成了一个个符号,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归类,最后被贴上标签,然后寻求“售卖”,也就是被人所发现的机会。
在消费社会,人也沦为了商品。
但这只是我在大惊小怪吧。在人民公园相亲角,那一把把伞上张贴着的相亲告示,那些基本信息和要求,不就是算法最原始古老的形式么?说白了,还不是自己不能足够幸运遇到那个对的,可以陪你走完一辈子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