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参与不同地区学校的听课调研活动,今年又到几个学校听了几节课,看了几个学校的教学改革方案。我发现,课堂中的问题依旧是多年来的老问题。一些新理念或创新项目,也只是暂时的包装,不过是在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等课堂上展示而已。学生仍然“被教着”、“被学习着”,教师仍然在走“复习——导入——新授——巩固——拓展——小结”的固定程序,最后布置课下作业。
一套持续了几十年的教学模式为什么还能流行?过去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可现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电子白板、云技术、微信息、声光电等各种学习工具应有尽有,学习资源异常丰富,但这种“重教轻学”的教学传统却依然盛行。
浙江省教研室张丰老师分析认为,我们的课堂是一种“接力问答式”的课堂,老师借问答的形式将学习内容一点点地引发、展开、呈现出来。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是“听中思考”与“听中接受”。这种师生“接力式”的对答,只不过让教室“弥散”着“学习的元素”而已,而学习是否真正发生却很难说。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回答常是一些迎合性的“猜测”,这种参与是虚假的。由于学生思考不足,师生的现场对答常是肤浅的互动。表面上,学习内容在课堂上都出现过了,但孩子们是否理解,是否接受,还有很大变数。于是,心存顾虑的老师便把课后练习当作重要的补充性手段。以讲代教,以听代学,以练补学成为当前课堂活动的一大特点。
这些观点道出了我们传统课堂学习的本质状态。而这种状态随着年级越高,教师教的成分也越大,到了高中阶段,学生在课堂上就只有听的机会了,想说却没时间。
新课程改革以来,不少学校先后尝试了符合不同学情和学科规律的学习理念,如“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生本课堂、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等,也努力倡导过“自主、合作、探究、体验、对话”的学习方式。但是,把这些先进的学习理念真正落实好的学校并不多。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必须先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这就需要教师转变专业思想,提升专业技术。而这需要投资,用长远和历史的眼光来思考和实现。有多少学校愿意花这笔钱和耐心来做这件好事、大事?大家不自觉地选择运行成本最低的、风险小的教学方式,就不足为怪了。
9月16日,马云在北京师范大学启动“马云乡村教师计划暨首届马云乡村教师奖”,评选出的100名“马云乡村教师”各自将获得10万元奖励及专业发展支持。但根本性的问题还是不能得以解决。这些老师没有离开学校,没有脱离原先的教育管理机制,他们可能还会拼命地加班加点、频繁地考试训练、布置超量的课下作业,甚至因这个奖励变得更加起劲。
而上述现象的根源则来自于“分数主义”,管理单位评价学校要成绩指标,要升学率,学校便跟教师要分数。每个教师的课时一定,便把精力都瞄向课下,争抢学生课下的自主学习和休息时间,课堂上也尽力加大课堂容量和难度,哪还来得及关注自己教的方式,关注不同学习特点的学生的学习方式诉求。抓紧讲完、抓紧做题,就成了大家推崇的最流行的教学方式。
学校为了迎合这种教学方式,还会制定一系列的管理配套制度和措施。从上到下,充斥着标准化的达标督导、考核评价,教育管理的着眼点不是让教师和学生从学校里尽量得到最好的东西,而是将教师、班级、学生用分数划分等级。用一些雷人的标语、口号来教育教师和学生,让他们学会顺从与乖巧,以迎合家长、社会和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的需要。
我曾与很多老师交流过,他们大都明白这些道理,也都想改变这种课堂教学的现状,但学校不提倡,他们不敢改变,而且要用学生成绩评价教师工作业绩,他们也不想改变。此外,面对过多的教学内容与繁杂的教育任务,也不能改变;再加上学校缺少“明白人”的专业指导和引领,总体上是不会改变。
叶圣陶先生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笔者提倡让学生去自学、去尝试、去探究、去发现。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点拨引导,灵活设计自己的课堂。但是,我们的教育环境、学校家长是否给老师这个机会?
自上而下行政式的课改有一定作用,但缺少生命力,因为它容易破坏和污染学校的传统文化,容易让功利的东西复活。真正的课改应该唤起教师的文化自觉,营造一种自下而上的改革创新的自然环境,人人都是课改的领导者,营造一种为了教师成长、学生成人的良好风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