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如何做好消费场景?
随着消费升级这个热词的flag插满了营销界每个角落,体验营销大有超越功能营销之势。而基于此的“消费场景式营销”被誉为风口上的猪,将会撬动未来移动营销大布局。

首先来了解“场景”这一概念。最初所有用户接受信息的渠道只有传统纸质媒介;到了数字时代,信息的连接都在浏览器内,数字空间仍然是个二维世界,场景单一,很难体验;随着移动端的出现,AI技术的不断深入,品牌能在三维空间的“场景”里面真实触达用户,让体验和参与的行为成为广告的一部分。场景时代正在到来,沉浸式代入感,将成为品牌与消费者建立连接的关键。

营销界里,共享经济和AI人工智能这两大热门产业,都具有一个共通点,就是对“场景”的关注。滴滴打车或共享单车解决了消费者出行场景的问题,而亚马逊无人售卖零售店则满足了售卖场景便捷化的需要。确切地说,滴滴、摩拜等企业的成功不是在解决了消费者痛点,而是在解决一个场景痛点。当场景洞察和痛点被发掘出来,用户会本能地产生认同感,自然而然地融入到自己的日常行为习惯中。

所以,场景化营销是通过深入挖掘不同场景下的用户需求和痛点,由品牌方主动为消费者提供解决方案。品牌需要激起,诱发并抢占消费者对特定场景的心智,让品牌与场景建立强关联。要做到这一点,就一定得从场景洞察入手。
以咖啡场景营销为例,咖啡+商务,是星巴克、太平洋咖啡;咖啡+放松,成了漫咖啡、Zoo Cafe;咖啡+各种炫酷场景拍照打卡=各式网红咖啡店。
简单的咖啡,置于不同的场景诉求,适应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就可以衍生花样繁多的新消费体验。
“场景化营销”对当下营销人的最迫切要求就是具有“场景化思维”。场景化思维简单来说就是从用户实际需求出发,集合各种场景元素综合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品牌需要通过大数据去洞察用户消费、出行、生活的场景轨迹,深刻认识消费者行为路径;根据目标人群的洞察和痛点,在特定场景下提供合理的产品和服务。然后透过用户的心理、情绪来满足用户的真实需求,以达到最佳的体验效果。

在愈发激烈的营销竞赛中,测试营销人自身的场景思维就是一次关乎“生死”的产品的市场反馈和体验全过程。一旦发生使用场景误判、信息传递不匹配,就会失去寻找精准受众的机会。受众接触不到品牌,商业成长的黄金时机就会错过。
场景思维终将成为推动营销人和品牌创新的新力量,最能体现品牌的视野和格局;而内容化、智能化则是进行场景覆盖和场景重构的左膀右臂,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未来,基于场景驱动的新思维、新模式将更多地不断涌现。必须让场景赋能,打造品牌与消费者间的共情纽带。
“享御时光休闲零食”始终把推广地方特色美食放在首位,基于全球地方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打造具有各国各区域本土特色的风味零食,在口味研发上坚持本地口味,同时将健康、绿色等多种理念同时推进,并确保产品独特的风味及优良的品质,目前已有9大类上百种产品,同时每月及时更新新的地方风味,积极推广各种场景个性化情感定制风味礼包,实现一店购全球的便捷性。
“享御时光休闲零食”希望以零食为媒介,连接人与人、人与世界,同时基于公司年货场景、家人团聚场景、送礼等众多场景而推出的个性化礼盒包,以节日作为切入点,以地方风味为载体,以同事情、亲情、友情、爱情为切入口,以个性化表达营造全新的祝福体验;
只有像享御时光一样的创新,营销人才能从容应对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挑战,实现在新移动时代下的营销战略升级换代,让品牌立于不败之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