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恼似乎源自期望与现实的偏差,有时候,即使你认识到某些现实,但是依然烦恼,是因为即使你认识到了某事物的现实,但是并没有应用起来,也就是说,对待这个事物,你还是会有优于现实的期望。那么可能需要在一次次遇到该问题时,不断地给自己做思想强化,抛弃期望。
但是这样合适吗?也许不合适,既然有期望,除非是异想天开,肯定是现实与自己认为现实应有的样子有不小的差距,而且真实的现实更加不堪和让人作呕。倘若不再期望,那么便彻底成为了这不堪和让人作呕的一份子。
保持期望与矛盾可行吗?短期似乎可行,但是长期难免会让人崩溃,长时间在矛盾思想中挣扎是痛苦的,长期来看,想法还是需要依托于一个固定的范式,而不是总是在思想中自我斗争。
那么应该怎么办,似乎没办法,要么挑矛盾中的一个去相信,要么维持矛盾和痛苦。那么为什么没有办法逃离,因为身在其中罢了,世间烦恼千万,不过当作用于自身的时候,才能体会。
而贫穷,是造成矛盾的绝大多数的最根本的原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