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秋雨微凉,安源区湘赣名人协会与安源作协在贺主席的带领下拜访了新四军老战士朱玲老先生。随行的有名研会特约摄影师陈明杰老师,安源作协鱼儿,朱玲先生儿子的小舅哥。
跟随小舅哥的脚步.我们拾阶而上,在安源区爱民巷的巷子内走进了一户简陋的民房,现年九十二岁的朱玲兵哥哥和八十八岁的老伴就住在这里,见到我们非常热情,小舅哥介绍了我们之后。朱老的妻子谭雅明说.是啊他们当年的故事是要有人记载并讲给下一代人听。
我与贺主席坐在老人的身边.听老人侃侃而谈.朱老除了左耳安装了助听器外.精神矍铄,语言思维清晰。老伴不时插上几句.补充一下。
小鬼当兵
朱玲:现年92岁,1929年出生于江苏涟水,1943年11月在邻居带领下加入新四军第三师第六军分区黄克诚部队,当时不足十四周岁。
首任勤务兵
贺主席问道:这么小来当什么兵,你家人同意吗?
朱老说:
说来话长,他的父亲是共产党员,之前和日本人打战时牺牲了,他和姑妈姑父住在起.姑妈家还有一个妹妹,那时邻居家一个哥哥从部队回来,他就跟了他去参兵了。到部队的时候,首长也问:这么小能干什么,他说我有力气.拿枪往身上一背,逗笑了首长。朱老一边说一边比划。也逗笑了我们。后来首长照顾他收为勤务兵。负责首长的日常生活。
贺主席问:当时你们吃什么呢?
朱老说:白天是不做饭的,晚上会吃一顿.那时分散驻扎在老百姓家,游击战,打一战就走。多是晚上行动的。
小小情报员
因为年龄小,不容易被揭穿,他又当起了通信兵,多次入险地送情报。那时是浑杂的.有国民军也有日本兵。当时情报送给地下党员。有时会遇上国民军,也有过好几次遇见日军,他说当时他们穿的都是便衣,普通老百姓的衣服,只有上战场或后来在苏区才换上新四军的衣服。他说情报藏在隐蔽的地方,如被发现就必须毁掉,不过从没有毁过一次,都顺利完成了任务。88的老伴谭雅明打趣道:走运的。贺主店.忍不住又问情报藏哪呢?朱老却是坚守着革命神圣使命,一点蛛丝马迹也不透露。
朱老说:后来我参加医护队伍,抢救伤员,涟水阻击战时抢救无数伤员 ,都转移在老百姓家。当时他们要阻击的是国民党七十四军,他低沉地说.当时国民党军队一波又一波进攻,他似边打边退、受伤战士也得不到更好的医治。
朱老说:
涟水阻击战是一场惨重而英勇的战争,同时也为后来的战斗增取了宝贵的时间。
1946年12月,解放战争时期,华北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在涟水阻击国民党军队的一场战斗。
孟良崮打七十四师张灵甫。打扫战场掩埋之。
资料:那天的战斗打得异常惨烈,张灵甫深知自己已经陷入包围之中,于是下令迅速向后方补给基地——垛庄后撤。但垛庄此时已经被华野6纵队攻下,张灵甫苦等的第25师、83师主力一直没有及时出现。张灵甫只得将重装备丢下,退守孟良崮高地等待援兵。
整编74师最终被全歼于孟良崮,师长张灵甫开枪自杀(一说被击毙)。
朱老回忆说:当时他们去打扫战场,尸横遍野,并亲自把张灵甫掩埋了。
淮海战役记忆
我们边聊边听,朱老招呼老太搬出奖章,五十年党龄的奖章,还有建囯七十周年奖章。
朱老说还有淮海战役的奖章呢?谭老太说这个我见过,放在玻璃瓶子里,不过搬了几次家后找不到了,伤感地说:过不了几年,我们也会死的,死了也没有人记得了。
不不,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淮海战役已载入史册。
朱老说:淮海战役时。他们在后方组织抢救伤员,一批批的伤员由百姓们自发搬运回来。说到淮海战疫。朱老自豪地说这一仗.在粟裕将军的领导下,这一仗打得漂亮。
也是这一仗开始了反攻,他们把丢掉的山东要了回来。
朱老回忆说那时上海还未解放,南京已经解放了。他们整整行军了十天才到。
贺主席问道:你见到过什么长官吗?朱老说,当年见到过朱德总司令员。
解放以后,他们的部队却已西行。
平凡岗位坚守二十年
再后来,朱老分配到南昌洪都飞机厂,那是国民党留下的飞机修理厂。
再后来分配到矿务局医院。这一工作就是二十年。
他们新四军老兵也越来越少了。而带他入伍的邻家哥哥,(后来是少将)已经去逝,前几年还特意去看了他。
朱老从房间搬出很多陈旧老照片,一一指给我们看,还有他的战友们。
⋯
历史的车轮缓缓驶过,他就是新中国的活化石,他就是历史最光辉的篇章!
他们见证了新生的中国的成长!
怀着崇敬,我们的摄像师全程记录了这些珍贵的视频!
也许谁都会死,英雄也终会死去,但是他们的革命精神不会,而历史不会忘记,新四军在历史长河中不灭的功绩!
祝福两位老人!健康平安!
临了老人有一个心愿,人文公园那里可否有一席免费的地,供给他们那些为解放而战的老战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