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这个跨国巨头,隐藏中国40年,5000多项专利,一年收入857亿

这个跨国巨头,隐藏中国40年,5000多项专利,一年收入857亿

作者: 公子义 | 来源:发表于2019-08-07 16:35 被阅读0次
瑞典利乐总部

说起乳制品,它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数据显示,在未来5年,乳制品行业的销售,有望达到5000亿元。

像我们知道的乳制品企业,比如伊利、蒙牛、安慕希,这些企业赚的盘满钵满。但是在他们的身后,有一家巨无霸企业,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这些乳制品的包装盒的生产商。

这个企业,每年从乳制品这个行业创造的利润就超过了上百亿人民币。它就是包装巨头利乐公司。

一、占据全球77%市场份额,年销售额达到875亿

我们平时喝的牛奶,果汁、饮料,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在包装盒侧边,就有一个小小的标志,就是利乐。

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包装企业,利乐在全世界,占据77%的市场份额。换言之,液态奶,软饮料,至少有7罐,是有利乐的生产线和包装材料生产的。像蒙牛、伊利、王老吉、娃哈哈,安慕希、旺旺等等都是它的客户。

利乐在全世界占据77%的市场份额。

利乐在中国,已经整整超过了40年的时间了。据相关资料显示,这家公司已经成立的时间,达到了68年,它的全称叫做瑞典利乐公司,它是全球领先的食品加工和包装解决方案的提供商。

它们的产品销往全球各地,在去年,就一个小小的包装盒,他的收入已经达到了857亿元人民币。而且他们还拥有5000多项专利技术,仅凭这一点,他在全球的相关企业,就已经达到了四五十家。而且利乐包装盒的产品质量,代表了这个行业的最高水准。

二、专注食品纸袋研究20多年,从研发到生产打包服务

在上个世纪20年代,瑞典人鲁宾·劳辛和他的朋友阿克兰德合作,共同创办了一个以两个人的名字,避免了包装厂,也就是利乐公司的前身,当时他们的主要业务,是给这些小商贩用来装面粉、麦子、玉米等等提供这些食品的纸袋子。

随着大量农民涌入到城镇,带动了牛奶和果汁的需求,不过当时大家使用的都是玻璃瓶,并没有适合长距离运输和保存的材料,让他们看到了其中的商机。

鲁宾·劳辛在想,如果能够制作出一种一次性包装,一定能够让这些饮料的销售翻倍,而且自己也能够从中获利。所以他就想出了一个办法,找到一种可以在这些材料当中,添加内衬塑料的薄膜,可以防水的包装纸。

利乐创始人鲁宾·劳辛

在工程师瓦伦贝格的协助下,他的理想变成了现实,为此还申请了专利,这也就是如今利乐包装的来源。

专利有了,但是鲁宾·劳辛却没有迅速的投入到市场。因为有更长远的打算,它们知道光单纯卖包装盒是不行的,要设计出一条完美的灌装线给这些饮料商。这样的话,一方面可以更好的打动客户,另外还可以赚取源源不断的利润。

所以,又花了7年的时间搞研发。到了50年代的时候,终于研制出一条无菌加工,灌装、包装技术,这样一条生产线加以使用。从研发到量产的二十几年,没有白费,很快利乐的机器就卖到了欧洲各个国家。

三、潜伏中国50多年,借助伊利、蒙牛占据占据9成市场份额

早在70年代就进入到中国,不过很长一段时间,这个企业都是默默无闻。直到90年代中期,情况才发生了好转。

当时的伊利的产品采用的是低温杀菌技术,不易长期保存,只能够在小范围内进行销售,而恰好它们有长时间保存的保鲜的技术,双方一拍即合,达成了合作。

后来蒙牛的创始人牛根生自立门户,他们又主动找上门。将价值千万的设备,以很低的价格卖给了蒙牛,这是在利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乳业双雄,凭借着常温奶之力,开始在全国进行扩张。而利乐一度占领全国市场的9成以上,在背后默默赚钱。

蒙牛创始人牛根生

依靠他们自己的专利技术,就每卖出一罐利乐包装的牛奶,他们就可以从中崛起75%的利润。所以有人就开玩笑说,蒙牛和伊利,其实都是利乐打工的。

为什么大部分饮料厂还是得用利乐呢?因为在包装的技术上,只有利乐掌握了核心技术!

利乐目前拥有的专利,超过了5000多项,已经称霸行业60余年,不过他们并没有就此止步。2019年7月份,有媒体就报道,它们又发明了一个新型的产品,用来取代传统的塑料包装盒。

文|公子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这个跨国巨头,隐藏中国40年,5000多项专利,一年收入857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yta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