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密集恐惧症谈到焦虑

从密集恐惧症谈到焦虑

作者: 郝东云 | 来源:发表于2018-06-02 03:34 被阅读0次

    今天第一次见到了,因为对电影中海星的样子产生恐惧感,而抓破自己手臂的情景。根据当事人过后的描述,那是一种很恶心的情绪,仿佛海星的表皮长在自己身上一样,所以会想抓自己,想用刀像刮鱼鳞一样刮自己。听起来让人毛骨悚然。

    我早在三四年前就因为好奇心驱使而去了解了一下密集恐惧症这种新鲜玩意,更是出于猎奇心理去看了各种各样所谓的“密集恐惧症测试图”。对于我来说,那些所谓的密集并不会对我造成什么很不适的感觉。反倒是当事人说到如果有刀的话可能会拿来划自己这种言辞更让我感到不适。这样说来,尽管我没有密集恐惧症,但我对于“想象身体被刀划破”这件事情非常恐惧。具体体现在我会有通感,好像别人形容的那把刀正在划破自己一样,身体虽然没有疼痛的感觉,却觉得莫名其妙的痒;以及在厨房做饭需要用刀的时候,脑子里的画面永远是自己被刀划破的场景:切菜被划破、洗刀的时候被划破、在放着刀的附件活动时觉得自己会碰到刀,刀飞起来割破自己。想象这样的场景时,总会想到那些被刀割破的伤口是什么样子的。一边这么想,自己身体对应的部位就会用一种非常难受的方式痒起来。

    密集恐惧症的人见到相应的场景,会想抓自己。而我在想象自己被刀划破的时候,也会下意识的去抓自己想象中的伤口。而抓挠自己的行为,其实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焦虑。就像人们感到焦虑时会去抠手或什么地方的死皮,受伤留下的痂,痘痘,会不由自主的挠头发等等。关于焦虑情绪的产生,我这里有个粗浅的解释(详见DIG心理学讲座,是一组视频讲座):

    焦虑只来源于两个地方:“损失”和“不自信”。当我们的认知中,发现有一件事情会对我造成损失,入侵了我们的心理防线,而我们又对于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力不自信时,我们便会产生焦虑情绪。

    焦虑在大脑中,是由大脑中间的部分,戏称“古哺乳动物脑”的边缘系统,受微电流刺激而产生的。当然微电流刺激边缘系统可以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焦虑只是其中一种。而边缘系统,这部分脑处理的内容,就是单纯的辨别一件事物对自己来说是好的还是坏的。这种辨别极度单纯,单纯到没有中间地带。

    大脑其余的两部分分别是基础脑(爬行动物脑,掌管机械性的动作)和高级脑(普遍认知中的左右脑,左脑处理逻辑思维,右脑处理空间感、美感、音感等)。

    了解了焦虑在心理层面的来源和焦虑在生理层面的来源后,留一个结论:当我们认知到一件事情可能对我们产生损失时,如果我们对于解决这件事情没有足够的信息,我们便会焦虑。而焦虑情绪从中间脑发出时,如果高级脑没有好好处理情绪,则基础脑会引发一些“远古”记忆,用一些不由自主的机械性动作来缓解焦虑情绪。

    中间脑判断一件事是好是坏的时候,是以人的记忆为基础的。伤痛的记忆,带来的教训让我们开始怕一些事物。大家知道刀快,火烫,开水烫,都是被割伤,被烫伤或烫痛之后留下了记忆,才在以后的经历中提前规避掉这些让人会产生伤痛情绪的事物。还有一部分是人类进化到现在,这么多世纪里留下的来自于祖先的记忆,这些记忆已经成为了本能。举例子:婴儿在没人教导过的情况下会知道怕黑,怕鬼脸,怕大声惊吓,说明这些自然反应是人类的“出厂设定”。在我们祖先的生活中,天黑,天敌凶恶的面孔,突然出现的巨响,都是会带来伤痛的。都需要第一时间回避。

    我的刀刃恐惧感,来源于我过去的记忆,我看过刀伤,也受过刀伤。再看到别人受伤时,我会不由自主去想这样的伤有多疼。 

    而密集恐惧感,来源于先祖的记忆,一些有毒的动植物的花纹,总会是这种规则且密集的图案。只对这种本能感官做反应的人,会不由自主的觉得密集的事物是有害的,进而产生恐惧心理。

    如何克服这种由于焦虑引起的恐惧心理呢?三种方法

    1. 冲动型:被动接受,被焦虑主宰,做出的事情不经任何思考(像是基本脑做出来的举动);

    2. 自虐型:对焦虑的事情做出反应,但反应的内容全是自己是受害者的视角的想法;

    3. 果敢型:做出勇敢的决定,抗拒令自己焦虑的事物。

    冲动型有个“战或逃”的解决方式,战或逃是通过我们的中间脑判断好坏后直接做出的决定,不需要经过高级脑思考。这种思维会自动去认定一件“当下我应该去做的事情”。当一个人是消极的,无法做出抉择时,焦虑会通过冲动型的方式去排解,去做一些完全没有意识的动作。常见的就是一些表达烦躁情绪的肢体动作(挠头、抖腿)、无意识的吃东西(肥胖就是这么来的)等等动作。

    当我们选择积极思索焦虑这件情绪的时候,我们会去考虑是什么让我们焦虑。考虑清楚后,会产生两种不同的想法。一种是自虐型想法:我最可怜,我最受伤,自暴自弃,怨天尤人。这种想法来自于对于一件“损失”——可能是即将到来的损失,也可能是已经发生的损失,试图采用没有自信能解决它的解决方式去思考。比如担心一件事,代表着试图控制不可控的未来;而后悔一件事,代表着试图控制不可再修改的过去。这种自虐想法,会形成一种负面情绪的循环,让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引用课程中的例子:如果说丢失钱包给你带来了一次受损体验。那么自怨自艾会让你一次又一次的重复这种体验。将本来只有1的伤心变成了10甚至100。而向别人抱怨,则是扩大这种受损体验的影响范围,从自身扩大到周边。而共同经历受损体验并不是一个健康的互动。长此以往用这种自虐式的破坏式的方式去对待焦虑,它会最终破坏掉你自己的心态,或者你和听你抱怨的朋友的关系。

    而另一种,也是最后一种想法,则是勇气。这里对于勇气的定义极其简单:做正确的事情。想清楚困扰自己的是什么,有什么解决办法,这个办法自己是否有信心去做到。如果做不到,有没有“可以让我做到”的自己又自信的解决方案。一旦敲定了有信心一定能达成的事情,那么接下来的选择就指剩下一件了。就是去做那件正确的,有信心做到的事情。

    仍然举例:考生为了考试而焦虑,这是个泛用性非常广的例子,大家都懂。冲动型的考生拒绝去思考自己为何焦虑,消极对待考试及备考这件事,而把应该用在复习上的时间拿去无意识的做了玩游戏、刷剧、吃吃吃、买买买、“紧张地玩手机”这样的事情。自虐型的考生把时间用在怨天尤人上,怨自己当初不好好学,怨老师不好好教,怨作业太多太难,同时还会点评一下自己过去考试里如何失利,别人的考试如何失利,并把这些抱怨播撒给身边人一起讨论,形成个负能量集体。

    果敢型的考生则开始分析:

    - 为什么会焦虑——考不好会令自己和家人失望,对前途有影响(损失),但是自己没信心考好(没有自信能做好的解决方案);

    - 如何让自己有信心考好——复习全部学过的内容,但是复习的内容太多,时间不够,可能会牺牲睡觉时间(损失),而且复习了也不一定能复习全,复习会(不自信);

    - 如何复习全,复习会——只复习考点,但是考点在课上没好好听,不知道考什么(损失),不知道考什么就根本没法整理考点去复习(不自信);

    - 怎么知道考什么——去问老师,现在可以去问吗?可以(有自信)。

    最终找到了现在可以去做的正确的事情,然后找老师指出考点、整理考点、有针对性的复习、对考试充满信心,最终完美应对考试。即使考试失败了,考试前的焦虑也没有进一步影响考试发挥。

    脱离焦虑,唯一的方式,就是去做正确的事。

    返回到存在焦虑的这两种恐惧症里,看我能不能帮助我自己和我的朋友:

    刀刃恐惧症:

    - 为什么害怕刀刃——它会割伤人(损失),而我的肉体抵抗不了刀子切割(不自信);

    - 如何让自己的肉体抵抗住刀割——避开刀锋、用完刀后收好、切菜时使用正确的姿势、洗刀的时候从刀背向刀刃方向擦洗(有自信)。问题解决。

    密集恐惧症:

    - 为什么害怕那些图片——看了它们我会极度不舒服(损失),而我控制不住这种不适感(不自信)

    - 是否有方式让我控制住不适感——

                1. 脱敏,多看这些令我不适的图片,直到麻木

                2. 隔离,看到令我不适的图片时,立刻停止观看,并转移注意力

                3. 开解,看到图片时,不去联想,不去加深通感

    以上三种方式可行性未知(不自信)

    - 哪种方式更喜欢——隔离(自信),问题解决。

    最后,焦虑是个正能量的情绪,它让我们有危机感,意识到自己在偏离轨道。在这里呼吁大家请正确处理焦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密集恐惧症谈到焦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yul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