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2年,主政长达10年之久的大明首辅张居正,溘然长逝。
其死后极尽哀荣,万历为之辍朝,赠上柱国,谥“文忠”。
似乎张居正的鞠躬尽瘁,受到朝廷上下一致认可,得以善终。
然而,仅仅几天后,其临终前推荐的接班人选——潘晟,还没来得及上任,便被万历要求致仕。
数月后,张居正的亲密盟友、秉笔太监——冯保,获罪抄家,被贬南京。
冯保的垮台,无疑让各级官员看到了机会,即打倒以张居正为代表的改革派,为己谋取进身之阶。
一时间,弹劾张居正的奏疏接连不断。
万历从善如流,先是罢了张居正两个儿子的官,又革去两人功名。
清算张居正运动很快进入高潮,张居正提携的官员一一被逐出朝廷。
眼见张居正的朝堂影响被清除得差不多,万历再次下诏,追夺张居正所有官衔。
几个月后,再夺其“文忠公”谥号。可谓是把张居正一撸到底了。
然而,事情仍没完,随着“废辽案”发酵,万历对张居正的怒火再次被点燃。
这次,他下令抄张居正的家。
至此,张家终于家破人亡,再无翻身之日。
顺着清算张居正运动的脉络看下来,万历毫无疑问是整个件事的始作俑者、幕后黑手。
为何万历完全不顾与张居正的多年师生情谊,急匆匆要把张居正搞臭打倒呢?
这得从权力运行的角度去发现答案。
张居正主政十年,大权独揽,在朝廷上下积威太重。
他离世太突然,朝廷骤失主心骨,出现巨大权力真空。
这巨大权力真空,除了万历,一时间无人能填补。
权力在向万历招手,如果万历想快速建立权威,掌握皇帝实权。
那死了的张居正就是绝佳垫脚石。
通过掀起对张居正的清算运动,万历顺利实现对朝廷官员的大换血,强化了自己对朝廷的掌控,在帝国臣民心中竖立起无上权威。
这样结果,对已经死了的张居正来说,很不公平。
但对仍活着的万历来说,却是必要之举、必然行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