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里,骄阳似火,脉脉的流水摇动着金色。她放下了铁锹,卷起裤管,掏出诗稿,高一声低一声地读着。此刻,水声潺潺,诗声朗朗,虫声呢喃。
集镇上,人来车往,氤氲的果香环绕着她的小诗。她若有所思,边读边推开了台秤,不再招揽生意。此时,行人不语,车流不前,喧哗不在。
她小学文化,喜欢写诗,在家侍弄百十棵梨树,逢集出摊卖水果。
一次,赶集路上摔倒了,右腿粉碎性骨折。打好石膏后,忽然想到自家地里的草还没有锄净,便忍着疼痛来到梨园。只见她努力前倾了上身,抡起锄头,先锄去四周的草,再拖起病腿继续向前画圆,一下一下。
夜深了,卸了一天梨的人们,渐渐入了梦乡。只有她,在一片灯影下,在蟋蟀们热烈的琴声里,写诗,翻书,读着,改着。
我疑惑:“你都快六十岁了,有天伦之乐不去享,成天守着梨园,又是写又是读的,忙个团团转,图个啥?”她看着我,未置可否,“反正俺家地里活儿哪儿也不能比别人差,写诗的大事俺也不能丢。”
凭着这份执着,她在纸媒,网络平台上发表了五百多首梨园诗歌,渐渐地收获了人们的认可,赞许。她的名字,也随着诗文飘过梨园,飘进千家万户。
当我跟随记者来到她家采访时,她刚浇地回来,裤管卷着,满手泥巴。看到镜头,忽然大惑似地朗声笑了:“我没啥可报道的,就是爱写,算是圆小时候的梦想吧!”
她网名汤圆奶奶,是我唯一的一位农民文友。
网友评论